6月18日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典礼上
该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王若妍
将本科期间所获得的
全部奖学金4.9万元人民币
捐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学基金”
(以下简称“研学基金”)
她父母配捐5.1万元人民币
用以资助该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
和学校定点帮扶地区的
乡村孩子到武汉研学
谈及捐赠的原因
王若妍说
她想成为一个爱的传递者
用自己的身体力行
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
加入到‘研学基金’的捐赠队伍中来
据悉
今年年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毕业生、
研支团成员苏正民
向学校提议成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学基金”
用于长期支持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
和定点帮扶地区的孩子来武汉研学
也为有意向捐赠的校友
和社会好心人士搭建献爱心的平台
5月初
学校团委、教育发展基金会
经过反复论证、协商
“研学基金”设立
毕业前夕
王若妍关注到
苏正民带领大凉山孩子来武汉研学的报道
深受触动
她主动联系苏正民
提出把自己在校期间所荣获的
4.9万元奖学金
全部捐给他和大凉山的孩子
作为以后来武汉开展研学的资金
苏正民建议王若妍把这些奖学金
捐到“研学基金”
不仅可以
作为该基金的启动资金
还可以覆盖到更多西部地区的乡村孩子
2020年4月,苏正民看望自己资助的学生。
王若妍把自己的决定告诉父母
她的父母不仅赞同了女儿的想法
还表示要配捐5.1万元
和她一起“凑个整”
经过相关程序
王若妍和父母将10万元捐款
捐到学校的“研学基金”
成为该基金捐赠“第一人”
“获得奖学金是荣誉更是责任,
它让我清楚认识到个人成长的背后是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给予的重要助力,
也促使我将这份奖励回馈给更需要的人
形成爱的链条。”
王若妍说
她出生在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
从小,父母就教育她
要认识并成为自己
鼓励她趁着年轻多尝试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王若妍说
父母曾告诫她:
你要清楚哪些是通过个人努力得到的
哪些又主要是因为幸运得到的
对于那些因幸运带来的东西
要学会感恩
并且时常要想着尽自己所能
帮助那些不那么幸运的人
这是父母对她影响最深的一句话
据悉
王若妍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韩新媒体学院电影学专业
在校期间成绩优异
6门课程满分、75门课程满绩
连续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共计2.4万元
一次校长奖学金(文澜奖学金),1万元
一次人民网奖学金,1.5万元
(文澜奖学金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门设置的最高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在道德风尚、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文体竞赛等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堪当模范的全日制本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和全日制研究生。)
目前
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
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卓张鹏
编发:黄珺
审核:余宽宏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