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全文检索: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伊人 | 财经 | 房产 | 江河 | 短信 | 分类信息 | 福利彩票 | 
远去的背山人(四)留得清白在人间


(2004-10-10 19:42:01)

周国知去世的噩耗,很快传遍了村村寨寨。他42年映照在百姓身上的火光,为官19年吐尽的蚕丝,在山民的痛哭中一丝一丝地剥开,凸现出一座永恒的丰碑。

在人们的眼中,民政主任是一个“肥差”,周国知经手的钱就有100多万,可他没有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这是椿木营百姓交口赞叹的第一大贤德。

周国知病重后办移交时,县民政局派财务人员审核,没有发现任何差错。他管理的物品,从照相机到几支圆珠笔,以及自己没有写完的工作笔记本,都在移交之列。说起这个相机,也让人心里发酸:上级要求消岩消茅户必须有实拍资料,乡里才决定买部照相机。周国知货比三家,最后相中了一部只卖200元的“傻瓜”相机。这相机成了他从不离身的宝贝,每买一个胶卷,照了多少张,洗了多少张,废了多少张,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并且留下底片,以供财务人员核对。他与汪碧秀结婚时没留下新婚照,有了儿女后四口人也没有照过一张“全家福”,9岁的儿子还不知道照相是什么滋味,曾经好奇地要求爸爸给他照一张,他却不让他碰一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更心酸的是,当他去世后,乡政府要为他放大一张遗像,家里寻,办公室找,就是找不出一张他的照片。无奈之下,乡领导翻出他的档案,从干部履历表上撕下他的登记照为他放大。现在,这张照片成了人们瞻仰他的唯一标记。

周国知的父亲、姐夫、弟弟、妹妹们,都是一年四季刨土过日子的庄稼人。去年春天的一场风灾,他们这几家的青苗都遭到严重损失。政府下拨了救灾款,制定发放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周国知,可是,别的家都发了近千元的救灾款,偏偏周国知的家人和至亲都榜上无名。姐夫不服,曾找周国知面讨,周国知说:“国家发的救灾款实在有限,咱就吃点亏吧。”

为了给乡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们节省开支,周国知总是舍近求远,亲自到建始县去买煤。老人们的煤块每车节省了400元,可周国知却受了罪,跟着大卡车穿州过县翻山越岭,夜晚住不起旅店就在驾驶室里打盹儿,连装车也舍不得花钱雇人,自己装。他喜欢抽烟,抽的都是不到一元的劣质烟。他常年住乡上的临时宿舍,妻子惦记他,有一天从家里给他背来一块腊肉,叫他补身子,恰巧他正与施家坪村的特困户王召毕谈话,他竟把这块腊肉送给了王召毕。

周国知不仅把腊肉送人,就连自家退耕还林兑现的钱粮也送给了困难户。他死后,许多“秘密”渐渐揭开:后坝村民胡盂军说,周国知看他家庄稼长得不好,曾给他100元买化肥;魏志松的妻子砍柴时伤了手,庄稼没有跟上季节,周国知知道后,从自己荷包里掏出100元送给她治手,直到现在,提起周国知,老魏的妻子还要流泪;哦!我们差点忽视了一个颇风趣的情节:为了改变山里的羊儿退化问题,周国知自己花钱买来一只优良种公羊,牵着公羊满山跑,给百姓家的羊配种。谁也没有计算过这新一代诞生的羊儿给山民带来多少实惠。

周国知家的房子,是比土家吊脚楼简易得多的木屋,堂屋的前墙至今只有十几根柱子,半边是用塑料薄膜挡着的,没装木板,装了木板的墙壁有新板也有旧板,这参差不齐的颜色无言地诉说着主人蚂蚁搬家般的造屋的费力。塑料薄膜挡不住风雨,每当雨雪交加的日子,雪水顺着塑料薄膜往下淌,屋里又潮又冷。当地一位农民说:“周国知负责120多户消茅,如果他有私心,只要从每个接受救助的人家里抽出一块板子,就可以把房子装得漂漂亮亮。”

可是,他没有,没有。周国知曾担任过计生办主任。都说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难,最难的是动员育龄妇女做结扎手术。周国知先从自己的家人开刀:他的妹妹周金枝已经生了第二个,按政策,生一个上环,生两个结扎。但妹妹不愿结扎,在哥哥面前诉苦,说她身体不好不能结扎。周国知没有“放行”,他请来医生给妹妹检查,检查结果,妹妹患的是一般的病,可以结扎,周国知说:“医生说了算。你不仅要结扎,还要带个头。”自己的家人做在了前头,动员别人就理直气壮。他把县医院的专家请上山,把全乡要做手术的妇女集中在乡里,居住近十天。周国知为她们背铺盖,背灶具,背娃娃,还要自己掏钱买鸡蛋、红糖等补品。按土家族的旧俗,“月母子”进屋不吉利,有一位做结扎的未满月妇女因这忌讳没处住,周国知就把她抬进自己的宿舍。

周国知在后坝小乡工作时,率先引进地膜覆盖育苗法。开始群众不接受,周国知走村串户做工作仍不行,后来就让家人划出4亩地带头试种,家人也有埋怨,周国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终于试种成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周国知手把手教给山民,得益的山民高兴得合不拢嘴,说他是“财神”。乡党委总结了地膜覆盖育苗和周国知提出的解决土地撂荒的新思路,统称为“后坝经验”,进行推广。

有人说:“周国知如果把心全用在自己的小家上,他家肯定发了!”

然而,他没有。他每月只有600元的工资,屁股上还有数千元的债。周国知并非没算透这个账,他常念的是另一本账:“让老百姓满意。”

“让老百姓满意。”这句极普通又极崇高的誓言,正是周国知苦苦追求的标准,他的所有历练都在这至高无上的尺度上。我走访了许多民政救助对象,在他们身上,有近亲繁殖带给他们的先天伤残,有恶劣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造成的肢体扭曲,有灾病带来的孤苦,有战争留给他们的伤痕。可是,周国知把党和政府的关爱超量地送到他们的心坎,使他们激发起了强大的生命力,唤醒了他们的自尊和尊严。他们一提起周国知就激动不已。弱智人王照毕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但却能记住周主任,乃至别人叫他一声“周主任”,他就自豪得手舞足蹈。可见,周国知的形象在山民心目中化作了一面旗帜。

(五)超乎寻常的送行


发表评论  

 
Email:webmaster@cnhubei.com
电话:(027)86774503
传真:(027)86791923
广告:(027)86791923
—————————————————————————————
版权为荆楚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为达到最佳效果,建议使用800x600或1024x768分辨率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本站地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