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十运湖北首金的重担压在一个不满14岁的小女孩身上,把一个运动管理中心唯一的夺金指标也押宝在她身上;半决赛仅仅排在第七位,而且她还要带着这个成绩去拿金牌……
实现这样的目标,显然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她依然用她稚嫩的双肩,“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拿下了这枚沉甸甸的金牌。她,就是袁培琳。
【半决赛袁培琳盯住冠军位】
在上午举行的预赛上,袁培琳仅以342.09分,在18名进入半决赛的选手中排名第11名,在半决赛中,袁培琳渐渐找到状态,拿下199.47分,一下子冲到了第七名。
虽然半决赛成绩要带入决赛,但袁培琳与暂列第一的李婷只有两分之差,这也让人看到了袁培琳冲金的希望。
【大巴上有记者放“惊人内幕”】
晚上6时,记者们集体乘坐大巴前往游泳馆采访决赛。记者前面坐着一袁姓广东记者。与他谈到即将到来的决赛时,记者提到了袁培琳,没想到他不屑一顾地说:“那个小丫头绝对拿不到冠军的。”
见记者不解,袁姓记者说:“有些东西早就定好了的,哪些项目能拿冠军,哪些项目拿不到冠军,难道你们体育局没跟你们交底么?”而且,这名记者还言之凿凿地说:“这次冠军不是我们广东的劳丽诗,就是广西的李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名选手组成的搭档,正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得主。联想到不时爆出的“全运潜规则”,对袁培琳满怀信心的记者心里也不免打起鼓来。
【决赛热身丢毛巾便与众不同】
6时30分左右,参加决赛的运动员们开始热身。
小培琳身着深灰色斜纹跳水服,站在高高的跳水台上,跟对手们还不时说着话。有意思的是,每次跳台前,她都要非常认真地把她那条淡绿色的毛巾折成条状,然后绕着手指卷成护腕的样子,最后又将“护腕”扎口,从10米高台上轻轻丢下。而其他选手大多是随便将毛巾揉成团后丢下,不要让毛巾飘到水池中就可以了。
【赛前试跳小培琳先声夺人】
赛前的试跳,虽然只是练习,但也是选手们向观众展示自己、增加信心的舞台。在几次试跳中,无论难度高低,小培琳都跳得十分轻松而出色,每次跳完都会赢得一片掌声。
室内大屏幕显示,室温24℃,水温28℃。出水的小培琳明显感到有些冷,不停地搓着肩膀和腿。
当所有选手都已离场准备检录正式比赛时,只有小培琳一个人还在台上练。最后一跳,小培琳跳了一个难度极大的动作,完成得非常漂亮,入水时更是只见水泡不见水花,看台上顿时爆发了一阵尖叫。“小姑娘拿冠军有戏!”湖北拉拉队有人喊起来了。
【夺冠只吓了大家一小跳】
比赛开始后,大家所有的担心和希望都被丢到了一边,眼里只有小培琳的得分多少和排名的升降。
小培琳决赛五跳的难度系数总和是16.3,是所有选手中最高的。第一跳难度都不大,袁培琳跳得十分轻松,首跳过后,袁培琳便升至第二位。
第二跳,北京的沈川子发挥完美,得到89.28的高分,名次一下升到了首位,表现正常的袁培琳则下挪至第三位。
第三跳是袁培琳的转折点,她跳的是刚试跳成功的6142B,难度系数达到了3.4。倒立后双臂用力一撑、翻转、入水,水花极小,这一跳袁培琳非常成功———96.20分,袁培琳终于领先了。湖北拉拉队的大鼓,顿时被赛艇运动员出身的小王擂得震天响。
第四跳,袁培琳选的是难度有3.3的207B,虽然空中姿态不错,但入水时小培琳腿有点斜,水花没有压好,67.32分。随后的沈川子跳出了81.60分,第四轮结束后,袁培琳的领先优势只剩下可怜的2分。大家的心一下像被挂了块大石头。
第五跳是最后一跳,也是决胜一跳。袁培琳的动作是难度系数为3.4的5253B,在去年的加拿大世锦赛上,她正是在最后这个动作上跳砸痛别冠军,这次,一道同样的关卡又横在了这个小姑娘面前。然而,悲剧终于没有重演,93.84分!唯一对袁培琳夺冠构成威胁的沈川子最后跳了接近90分。
“袁培琳,冠军!”小王冲刺般地狠狠擂了几下大鼓,然后扔下鼓槌,用力地拍了拍胸口。记者回头一望,拉拉队早已拉起一道横幅:“袁培琳,我们的骄傲!”红底白字,分外醒目。(特派记者谭新杰10月3日发自南京)
小培琳被“诱”出大目标——成为下一个高敏
金报南京10月3日电特派记者谭新杰报道:在10米高台上气定神闲,利落潇洒,而坐在温暖的新闻发布厅里、面对一个小小的话筒,小培琳却腼腆得只能靠记者的“循循善诱”来说话。
新闻发布会开始后,主持人请袁培琳先主动发言。面对话筒和闪光灯,小培琳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憋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她侧过脸带着求助的表情对主持人说:“说什么啊?”
主持人一下子也笑了:“就说你拿金牌的心情啊。”
“拿了冠军,我很开心……我很开心。”好不容易挤出两句话,小培琳又向旁边的奥运冠军李婷求助了:“怎么说啊?”
看到袁培琳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下面的记者也急了,开始抢着发问了。“你拿了几次全国冠军了?你上一次夺冠是什么时候?……”回答这些问题显然容易多了,小培琳很快给出了简短的答案,但声音还是细若蚊鸣。
最后还是一位老记厉害,他的诱导式提问终于从袁培琳口中掏出了不少料。
“有没有人说你像高敏?”
“有。”
“第一次听到别人说你像高敏,你觉得像么?”
“有点。”
“你觉得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高敏么?”
“……,高敏是跳板的,我是跳十米台的(刚放松点的小培琳又憋住了,但很快急中生智,巧妙回避了问题)。
“我意思是说,你觉得自己有没有信心成为跳台上的高敏?”老记紧追不放。
“应该……我想我应该会的。”小培琳咬了咬嘴唇,终于说出了这么一句。虽然有点被“诱供”的意思,但小培琳只有言出必行,才能成为真正的国家跳水栋梁之材,而不是在全运会这种国内大赛上的一现昙花。
父母连夜赴南京看女儿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张卫华报道:昨晚,在电视机前观看女儿为湖北省夺得十运会首金后,袁培琳的父母连夜乘车赶往南京,准备给女儿一个惊喜。
从袁培琳昨晚获得金牌那一刻起,袁家的座机、父母的手机就一直是热线,直到20时15分,记者才打通了袁家的座机。接电话的是培琳的奶奶,她说:“到2008年,我还要看培琳拿奥运会冠军。”
记者随后联系上袁培琳母亲,她正和袁爸爸坐在出租车上,赶往黄石长江大桥收费站,准备拦过路车前往南京看女儿。袁妈妈说:“上月23日,培琳打来电话,说自己3日将要参加十动会的十米跳台,当时一家三口约定,如培琳得了冠军,一家三口将在南京相会。不过我们出发之前没有给培琳打电话,准备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袁妈妈说:“这块金牌对培琳非常重要,分量甚至可比世锦赛,因为国内的竞争更激烈。”
20时40分,袁妈妈给记者打来电话报平安,夫妻俩已顺利搭乘上了一辆武汉-常德的长途卧铺车。虽然没有位子,但袁妈妈仍很满足:“这点苦不算什么,只要能看到女儿,值得!”
袁培琳档案
出生:1991年11月
体重:31.5公斤
身高:1.48米
项目:十米跳台
成长轨迹:1995年10月进入黄石体校游泳队;1998年8月入选省跳水队集训;2001年1月,被国家队选拔为后备力量;2002年5月进入国家队;2004年5月,在全国跳水冠军杯赛夺得自己的第一个冠军。2004年9月,全国锦标赛夺冠;2005年4月,在全国冠军杯暨十运会预选赛夺冠;2005年7月,获第1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女子双人跳台冠军,个人第五名。
武汉首届体育庙会激情开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