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为何没有在武汉采购到东西?”
26日下午3时30分,联合国难民署高级采购专员高天瑞先生,来到位于汉正街国体商城3楼4号的“武汉采购中心”与供应商见面。简单寒暄过后,高先生对供应商发问。
为何没有采购武汉的东西?发问的不仅高先生一人。在他走进武汉采购中心之前,聚集在这里的武汉供应商都在议论此事。
“9月26日我收到联合国的电子邮件,说我应标失败,真不知是怎么回事?”汉江实业公司经理张春雷疑惑地说,8月中旬,公司参与联合国厨具采购的应标,当时产品质量已通过联合国的检测,且在当时应标的国内企业中位居前列。“你好歹还有回复的邮件,我连邮件都没收到。”武汉茵迨尔公司经理陈建亮激动地说,5月份,公司参与帐篷应标,当时仅报价770元/套。他想不明白,这种在国内市场售价为1050元/套的帐篷,为何却没有应标?
事情要从去年9月说起,联合国官员经过考察,对汉正街物美价廉的商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遂决定在汉正街设立采购信息中心。然而,一年多来,采购中心并未让汉企老板们尝到太多甜头。
见面会上,主办方预计只有10余家企业会来,谁料会客厅里却挤满了人,在他们脸上,写满疑惑。“来这里采购东西,并不代表供应商的竞争只存在于中国,只存在于武汉。”高天瑞说,来这里发布信息,只是希望这里有更好的东西。要想应标成功,必须在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有充分的竞争力。武汉的企业在竞争中失利,多半还是因为价格和质量的综合实力不够。
去年,中国给联合国供应的商品价值达1000多万美元,比前年增长了370%,在联合国供应商里排名第4位。“以前从未在中国采购的商品,也逐渐开始在中国采购。”高天瑞说,联合国去年开始在中国采购帐篷,当时应标的20个供应商,有11个是中国企业,最终有4个中国企业凭借自身优势拿到了这笔订单。这会给联合国一个印象,中国在制造帐篷方面有很好的优势,为以后联合国再次采购中国帐篷打下好的基础。
据了解,联合国各采购机构年采购总价值达80亿美元。“目前,我们正考虑将联合国其他部门的采购中心设到武汉来。”高天瑞表示,这样会使联合国与武汉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更加便利。他希望,武汉企业能提高管理水平,注意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将更多“武汉造”的商品卖向全球。(记者 徐宁 实习生 欧天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