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江萌 通讯员彭杰 李宇平 范薇
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辆,江城每天约有100辆汽车被个人买走。但是在银行里,汽车消费贷款却大幅萎缩。不过,取而代之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又纷纷成立——
■购车贷款“一落千丈”
“我们已于近日停办了个人购车贷款。”电话里,包括几家大型国有银行在内的武汉多家银行告诉记者,该类贷款现在只收不放,何时再办不得而知。
近年来,全国汽车产销量持续高涨。今年上半年,武汉市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50%。江城每天约有100辆汽车被个人买走。
然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本应红火的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却是“一落千丈”。
1999年,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率先在全省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2001年至2004年,各家银行纷纷杀入。一汽车经销商回忆,当年数家银行找上门来,竞相以优惠条件与之合作承揽车贷。
据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统计,2004年全市该类贷款余额达到顶峰的27亿元,2005年降至18亿元,今年6月末已进一步跌至15亿元,只与2003年水平相当。
2004年,武汉汽车销售收入中有三成来自购车贷款,现在这一比例已不足10%,且下滑势头仍在继续。
■车贷成了“烫手山芋”
“不做车贷主要是风险太大。”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专家评价,车贷期限一般都在5年内,但当年为争夺市场,有些银行甚至做出“8年按揭”的承诺。2002年,车贷不良比例仅1.4%,但今年已上升至6.95%,远远高于个人房贷0.78%的不良贷款率。
光大银行武汉分行私人业务部总经理陈钧坦言,其实,无论是从利息收入还是购车者多属中、高收入人群考虑,车贷均有利可图,退出车贷实出于风险太大的无奈。
近几年车价普降,部分中、高档轿车每年降幅甚至在10%以上。没还完的贷款额超过新车车价的现象一再出现。陈钧分析,个人信用体系本就处于建立之中,而车价下降使部分贷款购车者不愿还贷。同时,收回的抵押车辆也随车价下跌变得难以处置,金融部门贷款催收费用激增。
以前个人购车贷款,需购保证保险,贷款未还时,由保险公司代向银行偿还。一从事保险多年的业内高管透露,由于有保险作保,当年不少银行纷纷放宽审查条件,贷款额和保费收入所体现的业绩高涨。但如今风险降临,当初武汉地区承保最多的一家保险公司,现仍有几千万元无法收回。
各保险公司开始纷纷叫停车贷保证保险。保险的撤出,让银行开始面临着贷或不贷的艰难抉择。
愿继续为购车者提供贷款的银行开始提高门槛,而贷款条件的提高又反过来制约了车贷的发展。人行调查显示,有55%的居民认为“贷款条件太苛刻”,11%的人还认为“手续太繁琐”而不愿贷款。
■新竞争者悄然进入
就在银行纷纷叫停车贷之际,一群新的竞争者却悄然进入:
通用、大众、丰田、戴-克、福特、东风标致雪铁龙、沃尔沃7家主营车贷的全国汽车金融公司先后成立。
我省最大的长安福特汽车经销商威汉汽车公司总经理李元达称,汽车金融公司并不需要个人购买车贷保险,审查手续也更快。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公关管理总监郭程梅介绍,各汽车金融公司均以生产厂家为主组建,主要业务是向本品牌经销商和购车者提供贷款支持,以促使本品牌汽车销售。与银行权衡利润和风险相比,汽车金融公司更着重汽车产销链条的整体配合。“我们也要盈利,与银行一样面临贷款风险,且还存在未与银行个人征信系统联网的软肋,所以我们更侧重贷款前家访调查和审批。”郭程梅说。
一汽车金融公司高管透露,只要调查细致,并进行了车辆抵押,车贷风险完全可控制在较低水平。银行车贷风险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贷前调查。
李元达预测,参看国外发展之路,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同台竞争已成必然。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借钱消费观念的普及,车贷市场终将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