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片里面可看的不多,却有几部翻来覆去地看不腻,它们是《双雄》、《新警察故事》和《三岔口》。这些电影本是类型电影中最不容易得奖也最难出彩的动作片,但偏偏就是这样的动作片,出现了西方才有的曲折剧本(《双雄》),让吴彦祖的演技得到了质的飞跃,让成龙成功的转型(《新警察故事》),还让郭富城终于拿到了金像奖影帝(《三岔口》)!这几部片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陈木胜!
文/非非



小助理成大导演
成名之前,陈木胜的经历也算得上不平凡,他是当时无线大导杜琪峰的助理导演。这段渊源让他和杜导的命运成正比例关系,当杜导和他的银河映像成为香港电影的一面旗帜的时候,陈木胜和他的“陈木胜作品”也俨然香港动作片票房的“救市主”。
一个出身无线助理的无名小辈是当导演的料吗?也许这正是香港电影的传奇之处。1990年他就拿出了自己的独立作品《天若有情之追梦人》,刘德华和吴倩莲的银幕情侣形象正式登场,而那首主题歌至今为人传唱。声名大噪之后,陈木胜被鬼才徐克发现,拍摄由徐克监制的武侠片《新仙鹤神针》。但这部徐克风格明显的电影并没有给声名初展的陈木胜多大的空间。
转折之年
1995年和1996年,可以说是陈木胜导演生涯的转折之年。1995年他拿出了《旺角的天空》,一个卧底无法辩明自己身份、黑帮却要残酷报复的警匪题材,被陈木胜拍得曲折刺激,不过尚未脱离警匪片的窠臼,而1996年的《冲锋队:怒火街头》真正标志着陈木胜风格的成型。这是一部群像式的电影,一支性格各异且人心涣散的警察冲锋队,在队长刘青云的带领下成为破敌的尖兵,每个人的性格都异常鲜明、深刻,让人不由拍手叫绝。而陈木胜在镜头运用上也风格初显,利落干脆的追逐、枪战场面,镜头娴熟流畅地切换,却又不失典雅之感,在后面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冲锋队:怒火街头》之后,陈木胜接连拍了《特警新人类》、《公元2000》、《贱精先生》,都不太被关注,直到《双雄》才又一次开始了自己的突破。
风格:硬朗之中浸透温柔
更加重视剧本,更加重视情感戏在动作片中的分量,这是陈木胜风格电影的探索。《双雄》的主题是心理学专家拯救爱人,《新警察故事》也是由老警察从创伤中复原,以及劫匪深陷心理阴影两条线索构成,《三岔口》更是充满了对情和义的拷问,情戏在陈木胜电影中疯狂生长,要颠覆理性带来的刚拳猛脚。
动作电影的弱项剧本在陈木胜这里也得到了强化。《双雄》以曲折离奇见长,《新警察故事》明暗双线交错,《三岔口》则以丰富的事件突出了演员的内心戏空间,正是对这些元素的强调,陈木胜电影才具有独特的风格,硬朗之中浸透温柔,直接的镜头讲述的却是复杂的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