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内向者生存指南
——社恐患者的福音
主讲人:张晓文
武汉理工大学
性格内向的人总是会经历很多“社恐时刻”:宁愿绕一个小时的弯路,也不愿意问一次路;自我介绍的时候,用尽全力也只憋出两三句话;逛商场时导购员一过来,突然就觉得这家店不好逛了……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会羡慕那些外向的人,可以在社交场合谈吐自然,广交好友。而外向的人可能也不理解:“不就张张嘴问个路吗?有什么难的?”
正所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内向人的痛,外向的人根本不懂。
什么是性格内向?这真的是一种缺点吗?这份内向者生存指南请查收——
看全文
↓↓↓
大家好,欢迎来到生涯启航系列微课,我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张晓文老师,大家可以叫我晓文老师。
今天的内容你一定非常感兴趣,因为叫做内向者生存指南,这是当代社恐患者的福音。
我是一个内向者,我有以下烦恼:
第一,不喜生人。
我特别害怕寒暄,觉得两个不熟的人在一起特别地尴尬:“天气不错啊”“你吃了没有啊”“最近忙不忙啊”
每次当我在大街上遇到认识的人的时候,我会立刻低下头,装作没看见,不愿意跟对方打招呼。
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人类,我可是非常喜欢那些和我谈得来的老朋友,就是觉得半生不熟的人之间的寒暄特别无聊,这是一种流于表面的谈话形式,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互动。
第二,我不喜欢社交。
有的时候,我非常羡慕那些在人群中如鱼得水的外向者,他们乐于表达,和谁都聊得来,妈妈总让我外向点,走出去多交朋友,不要总宅在家里,她哪里知道宅在家里是多么的快乐和自在。
但是我作为当代合群、懂事的现代人,和温和孝顺的好女儿,还是会努力社交,但是每次出去应酬以后,回家得躺一天才能回过神。
同学们,如果你也有同样的感受,欢迎来到我们内向人士的大本营,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含:
第一点,内向和外向。
第二点,内向和情商。
先问大家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内向?什么是外向?
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他指出,这两种特质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
就是说外向的人,他的能量指向外部,他们更活泼,喜欢社交,喜欢待在一群人中间;而内向的人能量指向内部,他们只对内心世界感兴趣,喜欢独处,喜欢阅读、写作、思考。
看到没,相比外向者的活泼聒噪,大家更容易觉得内向者内心沉静,很可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静下心来搞学习。内向者的优势开始浮出水面了。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外向和内向的对比图:
外向者对外做出反应,内向者对内做出思考;
外向者积极活动,内向者偏好自省;
外向者经验先于理解,内向者理解先于行动,也就是说外向者做了再说,内向者想清楚了再做;
外向者从外界获得能量,内向者从内在的精神世界获得能量;
外向者偏好冒险,内向者倾向于保守。
看了以后你发现没?我们以前可能对内向和外向的理解有偏差。我们通常会认为外向者开朗活泼,内向者沉默寡言。其实,内外向的最大差别是我们心理能量的来源。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人群中开朗活泼,但是我只能社交两小时,回去还要安静地“充电”两天,社交对我来说是耗能的,那么我就是内向者。
我可以在人群中非常地安静不说话,但是听别人说话,和别人社交我就开心,而我独处的时候就是耗能的,我在人群中会“充电”。这个时候我就是外向的。
很多人会说外向更好,比如说外向的人情商高,外向的人更容易交朋友,外向的人更容易事业成功,外向者脱单好像也更容易,但是其实内向与外向只是两种相对的人格特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外向者也有低情商,内向者也有高情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如何成为内向高情商,而避免成为内向低情商。
我们先来看看与外向者相比,内向的特点和优势。
A.相比外向者,内向者其实会更加理性。
内向者经常沉醉于自己的内心寻找力量,在精神世界中徜徉,他们更擅长理性思考,理性分析,理性表达,注意!理性是人类之光。
情绪控制,其实是情商的重要内容,内向高情商者其实更擅长控制情绪,他们更会合理地表达情绪,他们说话的时候经常三思后行,这就减少了很多不经大脑,冲口而出,说出来覆水难收的话语,他们条理分明,逻辑清晰,让人信赖。
大家记住一句话叫贵人语迟。越是重要的人一般说的话越少,你的话越少,你的话才越有分量,别人才会认真地听。
再看一看内向低情商。“我太克制了”“我太控制情绪了”“我太理性了”,可能也会让人觉得你非常的高冷、寡言、不随和、没意思、不接地气、不通人情。
B.相比外向者,内向者非常擅长自我反省。
不是有句古话吗?君子一日三省,我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我比昨天更加博学了吗?”
当我们自省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了解更深入,对世界的认知也会更清醒。自我激励也是情商的重要部分,高情商的内向者,他们在自省的时候,一直在复盘,我要让下一次更好。自省这个时候是进步的动力,成长的阶梯。
但是低情商内向者呢?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深夜睡不着觉,自省这个时候变成了你痛苦的源泉。
C.相比外向者,其实内向者更偏好长时间的稳定关系。
内向者说我只有3个朋友,但是每个朋友都认识了超过20年。外向者说我的朋友圈有超过2000人,我相识遍天下。你更喜欢哪一种人呢?
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体察他人的情绪,其实就是情商的核心内容。内向高情商者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让自己的负面情绪打扰他人,也更擅长做一个不插嘴的倾听者,愿意去体谅和共情朋友的喜怒哀乐。所以说,内向高情商的人更容易和朋友建立深刻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更容易和朋友产生深层次的链接,心灵的交流和碰撞。
所以,我个人经常认为,如果一个人他拥有几个相交多年的知心好友,这个人无论从素质、人品、情商都是杠杠的。
而内向低情商者,他一般是不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虽然不会像外向者那么的奔放,但是过度的压抑和隐藏情绪,会把自己和人群隔开,沉默寡言,不与他人交心,让想靠近他们的朋友也望而却步。
好了,同学们!结论来了:
第一,内外向是一种心理能量的指向。
第二,我们内向者真的很棒,但是我们要争取成为内向高情商者。
生涯启航系列微课简介
普及生涯知识、规划美好未来。为帮助广大学生唤醒生涯意识、规划生涯路径、识别兴趣优势、提升应变能力,树立良好的成长观、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省内生涯教育专业教师团队,精心制作了20期“生涯启航”系列微课。重点围绕“升学还是就业”“选大学还是选专业”“为什么要从基层做起”等学生常见生涯困惑,从生涯发展的视角提供应对方法与策略。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信息来源: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