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市直各机关单位认真践行“当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重要要求,通过扎实开展机关党建品牌建设,有力推动机关党的建设、提升为民服务工作质效,凝聚起建设示范区强大动能。近期,记者走进部分机关单位,深度挖掘各单位党建品牌创建、发展和发挥作用的经验、做法。
即日起,荆州日报联合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推出“荆江党旗红·市直机关党建品牌故事展”系列报道,深入解答党建品牌是什么、党建品牌为什么、党建品牌怎么抓,进一步汇聚市直机关单位广大党员干部整体提升“七力”、建功“支点建设”的磅礴力量。敬请关注。
品牌名称:高效发改、服务先锋。
品牌内涵:勇当服务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主动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部、作战部、协调部、联络部、服务部,党员干部做到站位有高度、推进有深度、谋划有广度、落实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担当有气度,在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火热实践中奋发有为。
2024年,我市87个改革事项被通报表扬,其中,纳入国家试点的改革事项13个、全国首创改革事项3个、省级改革事项71个,在全省17个市(州)中位列第三名;市发改委4个集体、2名个人获2024年度荆州市“建设示范区、建功先行区”表彰……
“高效发改、服务先锋”。近年来,市发改委扎实开展机关党建品牌创建,探索实施“四引领四提升”工作法,即坚持政治引领、提升发展志气,坚持能力引领、提升发展锐气,坚持项目引领、提升发展底气,坚持作风引领、提升发展正气,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建设示范区浪潮,劈波斩浪、奋楫争流。
提升干事能力
多重磨砺让年轻干部拔节生长
发改讲堂上,年轻干部汲取成长养分,快速了解发改工作的广度与深度;老一辈发改人,则在这里将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分享。
3年、45期!从2022年至今,“发改讲堂”每月举办一期。近百位同志在讲堂上用所学所悟、实战经验与深入思考,为全委同志带来一场场“知识盛宴”“头脑风暴”。
“荆楚文化、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一批重要事项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荆州入选全国第二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名单,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在最近一期“发改讲堂”上,社会事务工作联动组成员赵发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分享这一项项成果背后的点点滴滴。
身为机关第五党支部书记,赵发顺率先垂范,和同事们聚焦“五个重大”工作,深谋、勤跑、善争、快推,一批标志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成果加速形成。2024年,“五个重大”工作清单中有明显进展事项146条、占比达97.3%。
每一期讲堂都是思想碰撞的舞台,“发改精神”向下扎根到每一个工作细节、每一次政策研讨、每一个项目对接……
在讲台上锻炼,更要在岗位上历练、在实战中磨练——
对机关11名中层正职干部进行轮岗交流,选派3名年轻干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跟班学习、宜荆荆都市圈联合办挂职锻炼,到驻点招商一线蹲苗历练,使年轻干部经历更丰富、阅历更完整、能力更扎实;
建立每周重点工作成果通报机制,在“荆州发改”微信公众号开设“发改工作大家谈”等专栏,展示机关年轻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认识,以及推动全市发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体会建议,让年轻干部拔节生长、行稳致远。
激活支部战斗力
西行“巧借盐”落地80亿元项目
2024年11月7日,湖北光大管道公司总经理王刚带着一面锦旗驱车到市发改委,专程兑现不久前在省级节能评审会上许下的诺言。他要面谢的是该委干部刘敦航,该同志在服务光大管道项目中率先提出购买绿证破解能耗瓶颈,保障了项目顺利取得能评批复。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2022年,湖北民腾意欲在荆投资建设废盐综合利用年产60万吨氯碱项目,但全市废盐资源已经用尽,难题困扰项目专班人员近半年。“这个总投资80亿元项目一度前景黯淡”。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市发改委创新设立项目建设作战部,以具体项目为单位,抽调相关支部党员组成党员先锋突击队,啃硬骨头、打攻坚战。
面对废盐资源短缺难题,刘敦航组建党员团队,制定了一份西行秘密“借盐”计划,瞄准三大化工园区产废盐企业,挨个拜访、洽谈废盐购销协议。
从10月到12月,记不清遭遇多少次闭门不纳、客套谢客……历时3个月的耐心谈判,废盐量从2万吨、10万吨,最终“借盐”92万吨。2022年12月,该项目能评顺利获批,正在加快建设步伐。
把支部力量放在改革发展主业上,把党员智慧用在破解难题中。市发改委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大力推动“六有六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了“党建+规划与区域”“党建+运行与投资”“党建+产业发展”“党建+社会事务”等支部工作法,机关第四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首届“红旗党支部”。
聚焦重大项目“三率两量”抓调度,创新建立“红黄绿”挂牌管理制度、领导包保联系制度和“五个重大”“红旗奖”“蜗牛榜”等制度,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快建、紧抓快干。
深入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持续打造审批流程最优、审批时限最快、审批满意度最高的“三个之最”窗口,2022年以来,市发改委审批窗口连续3年获评“红旗窗口”。
锤炼严实作风
季度述评逼出“拼抢实”状态
“坚持项目引领,一切围绕项目转、紧盯项目干。” 这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杨元洪每日工作的真实写照。
杨元洪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类项目策划书、进度报表和数据分析图,手机不时响起,一边接听项目方咨询电话,一边快速浏览电脑上刚更新的项目动态。
年初,梳理完成支撑点、增长点、异动点、衰减点等清单,制定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五张清单”,每月坚持运行分析、调度复盘分析……杨元洪既是运行与投资工作联动组组长,更是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这些工作都是他们的必答题。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青松说,没有过硬的作风,就当不了“服务先锋”,更谈不上“高效发改”。
为确保机关高效运行,市发改委党组将机关29个科室按工作属性整合为6个工作联动组,实行分组运行、协作联动。同时,组织开展“季度述评”活动,工作组长(支部书记)讲党务、亮业务、推先进。2023年以来,先后评选4个红旗组室和9名发改先锋,运行与投资工作联动组连续四夺“红旗组室”,2人次获评“发改先锋”。
“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在机关蔚然成风。近年来,该委共有18名干部和10个科室受到市委表彰奖励,3个科室获市直单位“十优科室”殊荣。
锤炼“严实”作风,“严”字当先。围绕教育铸廉,上好党性教育“初心课”、警示教育“廉政课”、纪律教育“专题课”、红色教育“主题课”;坚持制度固廉,抓好对全委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力有效保障了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落地落实。
2021年至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6.2%、19.6%、10.1%、8.5%,连续四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4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总量稳居全省第四;“十四五”以来,争取上级无偿资金200.3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26.94亿元、中省预算内资金73.36亿元。
这些数据,是市发改委党员干部们汗水和智慧浇灌的果实。他们以“高效发改、服务先锋”为笔,绘就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见习记者肖丹 通讯员胡军
编辑:鲁春雪
责编:解秀桃
编审:王 媛
监制:刘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