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全国第一股”的企业,都在武汉!

这些“全国第一股”的企业,都在武汉!

发布时间:2025-08-01 09:30:35    来源:武汉发布

去年6月,

国产数据库第一股达梦数据上市。

去年7月,

中国电竞第一股星竞威武上市。

去年7月,

交互式AI第一股声通科技上市。

去年8月,

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上市。

今年6月,

智能时序数据第一股元光科技上市。

他们都是行业第一股,

他们的总部都在武汉。

5支行业第一股同时出现在武汉,

是否有共因可循?

以黑芝麻智能为例,他们研发的华山A1000芯片,已跻身国内辅助驾驶芯片出货量前三名。在黑芝麻智能之前,国内在辅助驾驶领域的车规级高性能芯片还是空白。正是凭借这颗能驱动智能驾驶汽车生“眼”长“脑”的芯片,去年8月黑芝麻智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黑芝麻华山系列A1000芯片。

这不仅是黑芝麻智能的成功,对于武汉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来说,也是旗下武汉基金瞄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一次成功的投资尝试。

黑芝麻智能工程师在测试A1000芯片适配软件。记者胡冬冬 摄

“造芯”,这是个烧钱的生意。正是武汉这笔耐心资本,助力中国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诞生。

也许有人会问,市场上企业这么多,政府基金投哪个,不投哪个?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武汉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政府的基金就投什么。

去年7月,13家投融资机构共同签署“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武汉倡议书,随后武汉设立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两只政府产业基金,呵护科技型初创企业在汉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找到耐心资本也是许多种子期、成长期科创企业的迫切需求。

武汉万睿科技负责人曾说,创业企业成长有四大坎:钱、人、地和市场。

来武汉之前,万睿科技先后在国内七八个城市参加创投大赛。去年10月,他们在汉阳区创投大赛活动上得到汉阳股权投资,于是将公司从北京迁到武汉,落户汉阳。

万睿科技打造的陪伴型机器人。

如今,在武汉政府基金的帮扶下,这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企业已经迈过了“钱、人、地”这三道坎。

正是有了金融资本的沃土,科技创新的种子才能破土而出。

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全年净增中小企业16.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从“不敢投”到“敢投、能投”,全国地方政府产业基金普遍面临的痛点和难点,武汉也在努力探索改革。

今年6月,武汉宣布鼓励打造科创投资长期耐心资本,武汉基金、江城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参与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15年。

这意味着,基金摒弃了短期逐利压力,用耐心,陪伴创业者穿越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市场开拓的漫长周期,为长周期创新提供了稳定预期。

对这一点,种子期科创型企业武汉数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触颇深。企业觉得,科技研发需要长期投入,频繁续贷,企业缺乏持续创业的安全感,就需要做好金融服务与科技研发“长短结合”的创新服务。

其实,初创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普遍会面对一个高风险、高失败率的关键时期,俗称“死亡之谷”。

政府要做的,就是帮这些“小苗”跨越这一步。当然,这也有风险,毕竟能长成大树的,不是所有。在武汉,产业基金不断完善容错机制——

如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投资未达预期的,予以免责;

允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投资总额80%、60%的亏损;

根据尽责评估情况,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星竞威武旗下拥有多个知名电子竞技俱乐部品牌。

创业投资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这样的眼力、定力和耐力。

今年,武汉市首次提出要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

在这个目标中,武汉提出到2027年,将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50家以上,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培育“金种子”“银种子”企业500家以上,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

在武汉市数商协会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看来,在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武汉要持续营造更好的股权投资生态。

过文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耐心资本”汇聚,促进“投贷联动”模式迭代和科技保险创新,充分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资本运作,拓宽“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渠道,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真正把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建立起来,武汉还有长路要走。当创新进入创投时代,无创投,无创新;无创新,无中小。

政府要做的、可以做的还有很多,但也是在现在,聚焦城市产业发展,瞄准企业创新需求,武汉正通过政府性基金的撬动,让更多中小企业脱颖而出。

记者| 蔡欣星

长图| 策划 舒翔宇 文案 朱晨颖 设计 胡欣

EDITOR/编辑 · 闵小丽

SOURCE/来源 · 长江日报 武汉发布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