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头版以《“被需要的青春最美丽”》为题,报道了我省“西部计划”志愿者报效祖国、建功西部的故事。他们当中,有扎根西部的先行者,有在岗服务的志愿者,还有即将启程的接力者。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马丽娟扎根西藏10年,她说:“高原红印在脸上,更融进心里!”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的姜贤腾在西藏一所乡村小学一待就是10余年,他说:“孩子们的笑脸和进步,是我最大的动力。”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最需要他们的祖国边疆。正如他们所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要开在平原,雪莲的绽放,注定与雪山同辉!” 他们是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榜样,也是新时代有为青年应有的模样。
青春,如诗如歌,是人生中最绚烂的篇章。而奉献,一定是青春篇章中最唯美的诗句、最动人的音符。正如雷锋所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鞍钢,他主动承担脏活累活;在部队,他省吃俭用资助受灾群众和困难战友;在出差途中,他帮助老人、照顾孩子。雷锋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青春价值,用奉献谱写了最动人的青春乐章。虽然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但雷锋的青春,因奉献而永恒,因无私而璀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新时代荆楚青年正沿着雷锋的足迹,用行动续写着奉献的故事,用爱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快递小哥汪勇、音乐教师华雨辰等青年志愿者逆行出征,用生命守护生命,彰显了青春担当。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绿色发展的最前沿、社区服务的第一线,包括青年学生、企业青年员工、社会有“志”青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在内的广大青年志愿者用知识改变乡村面貌、用行动守护碧水蓝天、用爱心温暖人间,展现了青春作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从未走远,青春奉献永不过时。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奉献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三分钟的热情”,而是一种情怀、一种坚守。新时代荆楚青年要将奉献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当身边有人需要帮助时,搭把手、出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参与扶弱助残、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奉献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唯有如此,雷锋精神才能薪火相传,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青春因奉献而美丽,人生因奉献而精彩。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吹响奋进的号角,用行动共促文明进步,用奉献诠释责任担当,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才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作者:湖北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中心负责人 贺茂林)
编 辑 | 张玉珊
审 核 | 张 浩
值班编委 | 贺茂林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全文)
欢迎转发点赞,转载务必标明来源
点击【在看+点赞】
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