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双城同日击桨,荆州龙舟走向世界

中德双城同日击桨,荆州龙舟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5-05-26 07:33:05    来源:荆州发布

速读荆州

◎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站)举行

龙舟竞发千帆起,飞桨逐浪正当时。5月25日上午,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站)在荆州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党委书记,中国龙舟协会主席刘君柱出席开幕式。市委书记汪元程宣布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迎伟致辞。【阅读详情】

◎中德双城同日击桨,荆州龙舟走向世界

5月24、25日,当赛龙舟的激昂鼓点在楚文化发祥地——荆州,与欧洲金融之都——法兰克福响起,两座相隔八千公里的城市正以龙舟为桨,在时光长河里划出相同的弧度。两座城市,一叶龙舟,这场跨越时空的“双城竞渡”,正划开中德两国的“同舟之约”。【阅读详情】

◎央视频频聚焦荆州

5月24日,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站)正式开赛。这场赛事也受到了央省媒体的强烈关注。5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播出了由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拍摄的新闻《端午将至 湖北荆州 古城河畔挥桨竞渡 共赴龙舟运动盛宴》。同日,央视新闻《朝闻天下》关注了法兰克福国际龙舟节开幕,荆州龙舟队亮相德国法兰克福。【阅读详情】

◎跨越万里同竞渡 荆州龙舟赛成中外文化交流新纽带

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站)25日在荆州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现场一支外国友人及留学生组成的龙舟队参与其中。当地时间5月24日,远在德国的第二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节开幕,湖北荆州队参赛。而荆州龙舟队在法兰克福国际龙舟赛上的亮相,也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龙舟文化的魅力。

◎宇树机器人换“战国皮肤”,亮相湖北荆州

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站)现场,宇树机器人身穿战国袍亮相,能识别语音指令握手挥手,引发众多观众围观。

◎冠军诞生!还有这些精彩不容错过……

经过激烈角逐,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站)结果出炉。石首市龙舟队以绝对优势率先冲线,勇夺县市区组200米直道赛、500米直道赛冠军。长江大学队摘得500米直道赛混合组桂冠。【阅读详情】

◎荆州率先开启医教结合新模式

5月23日下午,荆州中学与荆州市中心医院“向阳花开·医校共育”心理健康工程正式签约,此举标志着荆州在湖北省率先开启医教结合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模式。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暨 2026届毕业生实习双选会举行

5月25日上午,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教学楼一楼大厅,“才聚荆楚·共建支点·百县进百校联万企”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暨 2026届毕业生实习双选会举行。据介绍,双选会上,120家用工单位携4532个招聘岗位现场揽才,吸引了一批批2025届、2026届毕业生选岗,活动帮助1088名学生顺利达成就业意向。

宜荆荆恩

◎宜昌城区首个!公园+1!

近日,宜昌城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公园建成,公园位于北门外正街临三江桥一侧,占地超1600平方米。公园以垃圾分类为主题,融合儿童友好和科普教育理念,将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融入园林景观与互动设施中,打造“可玩、可学、可感”的绿色生活空间。

◎荆门市残疾运动员祝家周斩获一金二银

近日,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暨东京聋奥会选拔赛上,钟祥市残疾人运动员祝家周勇夺一金二银。

◎恩施州两学校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在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举行。湖北民族大学、鹤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代表队凭借中餐摆台、西餐摆台、客房服务及鸡尾酒调制的专业表现,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速览湖北

◎湖北6个文化产业项目在文博会上签约 总签约额28.3亿元

5月24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湖北省有关企业完成了6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签约,总金额高达28.3亿元,涵盖文旅开发、影视产业、生态旅游和教育综合体等多个领域。6个重大文化项目集中签约,展现了湖北文旅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

◎2025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启幕

5月24日上午,2025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举行。今年活动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旨在通过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营造全民参与科普、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勇夺首届女足亚冠冠军,武汉女足登上亚洲之巅

5月24日晚,武汉体育中心,当点球大战结束那一刻,身着橙色战袍的中国武汉队姑娘们相拥庆祝。在这场载入亚洲足球史册的巅峰对决中,中国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以6比5的总比分力克澳大利亚墨尔本城女足,在“女足亚冠元年”的冠军奖杯上刻上了“中国”的名字。

国内国际看点

◎春灌已近尾声!全国累计灌溉供水463亿立方米

近日,水利部召开“抗旱保灌及龙舟水防御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当前春灌已近尾声,全国累计灌溉供水46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近4亿亩,其中5320余处大中型灌区充分发挥抗旱保灌主力军作用,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实现灌区里无旱相,为保障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水利支撑。

◎重大突破!我国首个,正式投用!

近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装备技术的全链条升级,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封存利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设计时速350公里!这条高铁迎来关键进展

从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蔡家沟特大桥首根桩基正式开钻,标志着国内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最高桥墩开始建设。

◎祝贺王曼昱/蒯曼!国乒4金收官!

当地时间5月25日,2025年多哈世乒赛完成全部赛程。在最后结束的女双决赛中,中国队组合王曼昱/蒯曼以3:0战胜跨协会组合波尔卡诺娃(奥地利)/斯佐科斯(罗马尼亚),夺得冠军。这是国乒连续第19次斩获世乒赛女双冠军。本届世乒赛,国乒以4金1银2铜收官。

今日温馨提醒

最佳运动时间不是“天刚亮”更不是“临睡前”很多人锻炼错了

你会选择早上锻炼,还是晚上运动?很多运动的人会存在两个极端,要么早上天刚亮就出去锻炼,要么就是晚上睡觉前去夜跑等。但近日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很多人都锻炼错了!

01

最佳运动时间不是“天刚亮”

很多老年人往往早上5、6点就睡不着了,醒来后就出门遛弯运动。这个时间天刚亮,过早晨练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2023年,广州医科大学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早上太早运动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会更高。

研究发现,与早晨(05:00-11:00)相比,中午下午(11:00-17:00)运动的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28%。

为什么不建议“天刚亮”就出去运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指出,人体血压在早晨6-8点迎来第一个高峰期,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升高血压,尤其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宜太早进行体育锻炼。

02

最佳运动时间不是“临睡前”

除了早上“天刚亮”,晚上“临睡前”更不是最佳运动时间。2025年4月《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近1.5万名健身爱好者长达一年的追踪和睡眠分析发现:“临睡前”运动会导致睡眠的致命组合拳——导致入睡时间晚、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低、夜间静息心率紊乱等“四重暴击”!

研究发现,如果在睡前4小时内进行高强度运动(尤其是睡前2小时内),会导致:睡眠延迟80分钟、睡眠时长缩短42.6分钟、睡眠质量下降5.6%、心率紊乱(夜间静息心率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

因此,研究并不建议“临睡前”大量运动,应在睡前至少4小时结束运动。比如,如果晚上10点或11点睡觉,那最好在晚上6点或7点前就要结束运动,至少不要再剧烈运动。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曾介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确实不利于养生调息。晚上运动会激发身体的阳气,特别是剧烈运动让人兴奋,容易造成失眠。

03

“最佳锻炼时间”推荐这两个

上午8点至10点

2022年《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超8.6万人的大规模研究显示,无论日常是否运动,早晨锻炼(上午8点至10点左右)与最低的冠心病和中风风险相关,能显著降低16%冠心病风险和17%中风风险,“健康性价比”更高!

此外,2020年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不运动的人相比,在上午8点至10点锻炼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均有保护作用,导致这两种癌症患病风险降低26%至27%。可见,8点至10点还真是锻炼的黄金时间!

下午16点至18点

对很多上班的人来说,白天上班没时间,而晚上又怕影响睡眠,那么什么时候锻炼才合适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曾指出,其实一天中运动的黄金时间为午后16点至17点,因为经过大半天的日常工作,人体的肌肉韧带已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心率血压趋于平稳,可以进行较为剧烈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器械健身等。

成杰辉表示,16点至17点仍是上班时间,因此建议上班一族可推迟至17:30至18:30。这个时间正处午后傍晚阶段,太阳还没下山,仍以阳气当令,此时运动既避开了工作时间,也不会影响日落后的阳气敛藏,且与晚饭时间无冲突,对上班一族较为合适。

03

日常运动很多人没练对

记住三个重点

一次锻炼多久?——30至60分钟

有些人运动对自己“太狠”了,一次运动2个小时,甚至时间更长。其实运动也并不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2018年《柳叶刀·精神病学》刊发的一项超过120万人的研究发现,从时间长度来说,每次运动时间在30至60分钟之间最佳,其中在45分钟左右达到峰值;如果运动时间超过90分钟,甚至还会产生负效应。

重点锻炼什么?——有氧+力量

想要运动效果最优,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要结合起来。跑步、走路、骑行、游泳等有氧运动,以锻炼心肺功能为主,但对肌肉力量的锻炼较少。力量训练对保持肌肉、防止肌肉流失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40岁后每周进行2次肌肉力量训练,能够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并对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产生积极影响。推荐三类40岁后最佳的力量训练:自重训练(深蹲、俯卧撑)、弹力带训练、健身器械训练。

练到什么强度?——中等强度

运动强度太低,起不到锻炼效果。运动强度太高,又容易增加受伤风险。其实不管是现有研究还是运动专家,都更推荐运动至少要达到——中等强度运动。

怎样才算是中等强度运动?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指出,一般常用最大心率百分数和运动中的实测心率监测体育运动强度:心率控制在60%至85%的最大心率范围,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在100至140次/分。

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运动时你微微喘气,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如果运动时你说几句话就要停下来喘气,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较大。

每天早上

不见不散

新的一天

荆小布在荆州

向您问候早安

荆州发布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湖北日报、湖北发布、荆州日报、江汉风新闻客户端等

编辑:李卓传鑫

责编:解秀桃

编审:王桃芳

监制:童   彬

出品: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阅览今日《荆州日报》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