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节:武汉写给长江的情书

渡江节:武汉写给长江的情书

发布时间:2025-07-16 14:00:46    来源:武汉发布

每年七月,

人的生物钟会多一个刻度

等渡江节的哨声,

像等一场约定。

对武汉人而言,

渡江节不仅仅是一个赛事,

更是一封写给长江的情书。

1956年5月31日,63岁的毛泽东主席视察武汉,首次畅游长江,游后乘兴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枕水而居,逐浪而欢,涵养出人们依江而生的亲水深情。邱勇参加过约20届渡江节,他说,长江是自然的馈赠,武汉市域内留下了150多公里长的滔滔江段,水温、流速适宜,1300米左右的宽度,适合游泳、渡江。

武汉的渡江节,从来都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水上竞技,正所谓“大江大湖大武汉”,渡江节也早已浸透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江城气质”。

因为这首词,横渡长江闻名于世。渡江节的设立,是武汉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切缅怀,也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承载着人们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1956年5月31日,毛主席第一次横渡长江。

邱勇当年参加渡江节时的画面。受访者供图

中流击水,奋楫争先,成就了武汉劈波斩浪、日新月异的发展气象。让我们跟随游泳者的视角顺流而下,一睹武汉的城市风采:

今天,你参加了渡江节吗?

或者你去看了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体验

↓↓↓

今年组委会依托“汉运动”平台发放“武汉体育消费券”,线上线下联动,各种体育类消费惊喜折扣,快去抢!

今年创新推出的夏季体育促消费活动,在武昌汉阳门花园、汉阳大禹神话园、汉口三阳广场三地启动“渡江嘉年华”市集。吃的、玩的、看的,时尚的、怀旧的、展销的,应有尽有,莫错过!

渡江节现场。

长江里的浪花正见证着:武汉的精神,是流动在血脉里的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参与中,愈发鲜活有力。

晁新民曾是协和医院护士长,28次横渡长江,曾取得横渡长江第一名的成绩并3次陪同毛主席畅游长江。1996年渡江节,晁新民率领5个儿子、5个孙子、1个重孙,高举“四世同堂”牌子畅游长江,成为渡江节历史上的佳话。

今年,两位00后摘得个人抢渡赛男女组冠军。19岁的武汉游泳队员夏紫璇夺得女子组冠军。24岁的湖北省游泳队名将张子扬率先抵岸夺得男子组冠军,成绩为11分26秒!创造了渡江节最好成绩。

阿什利·霍格

1966年7月16日,73岁的毛主席最后一次在武汉“中流击水”。他对陪游者说:“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意志。”武汉也正是循着这样的勉励,在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续写着与江河共生、向时代奋进的壮阔篇章。

两江交汇,九省通衢,孕育了武汉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1993年,武汉横渡长江活动升级为“中国武汉国际横渡长江节”,38位境外选手来汉参与。今年,武汉渡江节迎来了第50届,来自意大利、俄罗斯、英国等国的泳坛高手和来自广东、江苏、广西、福建、陕西等地的国内优秀选手齐聚江城,参加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

英国“老熟人”阿什利·霍格又一次站在武汉长江之畔,他的身份从昔日搏浪选手成为带领两名小将的“教头”。这已是他第六次参与渡江节。“武汉渡江节是绝佳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体育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连接世界各地的人”,阿什利·霍格说。

(图片: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高勇 詹松 史伟  文案参考:长江日报《劈波斩浪渡大江 ——写在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启幕之际》)

PLANNER/策划 · 胡义华  实习生韩慧玲 孙重阳

DESIGNER/设计 · 实习生王思晗

EDITOR/编辑 · 闵小丽  实习生韩慧玲 孙重阳

SOURCE/来源 · 长江日报 武汉发布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