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武汉“候鸟”,获得国家级荣誉

这只武汉“候鸟”,获得国家级荣誉

发布时间:2025-07-14 09:48:44    来源:武汉发布

她不是候鸟,

却比候鸟更准时。

2025年5月,

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杜荣辉

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09年起,每月抽出一个周六,

杜荣辉从武汉自驾前往咸宁市通城县,

为当地肺病患者进行义诊,

16年来风雨无阻,

行程超7万公里,

治疗服务患者超7000人次。

她默默守护与乡亲们的约定,

托举着山乡百姓的健康梦,

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候鸟医生”。

为聚焦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持续讲好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砥砺奋进、温暖人心的故事,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在武汉发布创新推出《对话英雄》全媒体宣传栏目。跟随镜头,我们一起走近“人物谱系”先进典型代表,聚焦榜样事迹、与他们进行交流,倾听榜样背后的故事。

01

个人奔波

托举山乡百姓的健康梦

2009年,杜荣辉回家过年,邻村杜姐肺病久治不愈,找到她帮忙诊治。结果发现,一直按结核治疗的杜姐,实际上是尘肺病。杜荣辉立刻为杜姐安排了治病的绿色通道,通过介入手段治愈了杜姐。康复的杜姐重返工作岗位,家庭收入有了明显提升,曾经家徒四壁的旧房也换成了三层楼的洋房。

杜荣辉的医术很快在家乡传开,每次回家,客厅都被慕名而来的患者层层围住。目睹了众多乡亲因缺乏专业救治而承受痛苦,杜荣辉深受触动。“我个人来回,比几十个家庭奔波,更方便一些。要固定一个时间、一个地点,让老乡们能够找到我。”便联合通城县疾控中心,开设了专家义诊。每月⼀个周六,从武汉到通城,奔赴与乡亲们的健康之约。

杜荣辉每周五晚结束武汉的工作后,开夜车回通城,保证周六早上8点能准时坐进诊室。“他们(患者)很多都是从20公里以外过来,甚至要转几道车,恨不得六点、七点多钟,就在这个地方(县疾控中心)等。老百姓的需求,让我能够一直坚持这样走下去。”

02

薪火相传

种下“ 带不走的医疗队”

“接诊过程中,发现当地对常见多发病的处理,还不能跟规范的诊疗指南接轨。”杜荣辉明白“输血不如造血”,靠她个人的力量,能解救的患者实在有限。她便把诊室变课堂,根据每一次病例,进行讲解、分析。同时,武汉市肺科医院与通城县疾控中心结成医疗联合体,当地医生可免费前往武汉进行免费培训、进修。

杜荣辉逐渐发现,通过医联体发挥作用,当地对常见多发病的诊疗,已经能够实现规范处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也在当地慢慢萌芽成长。

03

“候鸟”变“ 头雁”

引领更多人去基层送健康

不仅如此,杜荣辉还带领更多同行奔赴基层。

2019年,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党委的支持下,“杜荣辉健康帮扶志愿服务队”成立,323名医务人员加入,去到基层切断因病致贫的病根,足迹遍及湖北17个地市州,累计开展下乡服务近200次,服务居民逾4000人次。

武汉市肺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澄清是第⼀批志愿服务队员,他坦言以往在城里的诊室坐诊,更多只关心病情本身,如今他替病人思考更多,“他从哪里来的?以后复诊方不方便?经济条件怎么样?”要以最小的代价,让病人更快的康复。

04

从武汉到通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杨澄清与杜荣辉共事已有十年,不仅在基层的义诊现场,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他回忆道,2020年,武汉市肺科医院作为新冠疫情重症定点医疗机构,危重患者非常多。杜荣辉作为专家组长,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全身心扑在临床一线,亲自为每一位病人问诊和体检,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杜荣辉也感言,“无论奋战在抢救生命的⼀线,还是长途跋涉义诊守护百姓健康。虽然累点苦点,但作为⼀名党员医生,我将继续践行医者使命,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守护老百姓的健康。” 她由衷希望,志愿服务队的道路能够“更长更宽”,“一是能够延续下去,二是希望大城市里多个系统的专家,能够加入到义诊的行列中来,让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抗疫战场到乡间诊室,杜荣辉是千万医者的缩影。伟大抗疫精神,就在这一袭白衣的平凡坚守中——每一次问诊、每一句关怀,都是患者最坚实的“医靠”,更融入了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血脉。英雄城市,因英雄人民生生不息;英雄人民,因彼此照亮永远滚烫。

PRODUCED BY/出品 · 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  武汉发布

VIDEO/视频 · 梅冬妮 吴宇峰 胡颖 袁崧頔 孙成

WRITER/文字 · 梅冬妮 段心雨

CORRESPONDENT/通讯员 · 向智 胡一洲

POSTER MAKER/海报 · 孙瑞

EDITOR/编辑 · 叶凤

SOURCE/来源 · 武汉发布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