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北重大项目推进会晒出的成绩单,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门道:上半年,湖北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593个,总投资2.71万亿元,有力带动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居经济大省第1、中部第1、全国第6,总体好于去年、好于全国、中部领先。这些数字背后,既有各地干部扑下身子干出来的实绩,也藏着“怎么干”的深层逻辑。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说,“从湖北上半年的发展情况看,凡是发展得好的地方,都是因为干部队伍充满了拼搏进取的精神,拼抢实。”
一、“狮子型”干部的精神内核:敢拼敢抢的精气神
王忠林说,“一头狮子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头羊领着的一群狮子。”湖北项目攻坚的突破,首先源于“领头狮”的担当与锐气。
宜昌干部把办公室搬进板房的创举,诠释了什么是“一线作战”。在宁德时代邦普项目现场,市、区干部卷起铺盖入驻板房指挥部,与项目建设者并肩作战。土地平整时,他们蹲守现场协调村民征地事宜;证照办理阶段,紧盯部门流程,硬是把原本18个月的前期手续压缩至8个月。这不是盲目苦干,而是将办公阵地前移,让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正如王忠林所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宜昌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在板房里住出了项目推进的加速度,上半年,宜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居全省第2位。
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杜小梦 摄
荆门干部在招商一线的“奔跑速度” 同样震撼。为引进亿纬锂能储能项目,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专班火力全开,3天完成2000亩土地附着物清点,1个月交付净地。副链长、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珊带队,3天辗转4城,行程3500公里,举办5场现场推介会,拿着精心准备的产业链图谱与配套清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奔跑”的姿态跑出投资“加速度”,以亿纬动力为龙头,带动恩捷隔膜、新宙邦、科达利等34家锂电头部企业落户荆门,形成从电芯到储能的完整链条。
正在建设中的亿纬锂能标准工厂 汪琪 摄
好作风是战斗力,更是生产力。王忠林说,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重点项目要亲自推动、靠前指挥,督促大家都动起来、干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拼抢之外的智慧:既要实干,更要善谋
雷军曾警示“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湖北的实践证明,“狮子型”干部既要有拼劲,更要有章法。
十堰利用楚商大会、十堰深圳协同发展大会争取项目落户,并开展“五抢”(抢政策、抢项目、抢客商、抢订单、抢市场)行动主动破局。这种精准施策让十堰上半年GDP增长7.45%领跑全省,工业技改投资以30.2%增速连续两月居首。
2024年11月27日,湖北十堰—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旅游链对接大会在深圳举行
随州则把“以商招商”用到极致。王忠林说,“以商招商是成本最低,最直接的招商,就看能不能把你的商激励起来。”随州深谙此道,通过校友招商、楚商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密集举办90余场恳谈会、推介会,随州上半年新签约楚商回乡项目97个、总投资530亿元,涌现出泰晶、金龙等代表性随商回乡企业。上半年,随州民间投资增速19.6%,全省第一。
5月22日,随州市举办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荆门更懂得“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大招商”,聚焦百亿级企业培育,通过“一企带一链”推动产业发展有中生新、聚新育强。亿纬动力13年间在荆门追投11次,投资从1亿元增至419亿元;长城汽车追投3次达75亿元;格林美追投5次达132亿元……
三、机制托底:让“狮子型” 团队跑得更稳
王忠林在湖北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上强调,“机制要优”是保障工作落实的关键。他在市县工作时建立的日报告、周总结、月通报制度,到省委后实行的常委周例会制度。他说,这些制度“有助于加强对工作的及时掌握和跟踪督促,及时发现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和偏差,保障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湖北各地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荆门建立“红黄蓝”预警机制,对项目审批、开工、竣工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监测:进展顺利的项目标注“绿色”,亮起通行绿灯;进度滞后或问题未及时解决的项目标为“黄色”,发出预警并限期整改;连续一个月处于“黄色”状态的项目则转为“红色”,由专人挂牌督办。这套机制让亿纬锂能、长城、格林美等项目推进大大提速。
孝感的“321”机制(即平均每天签约3个、开工2个、投产1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同样并非简单口号,而是一套细化到日常的项目作战图。为平衡速度与规范,他们提前制定“容缺审批”清单,对非核心材料实行“先上车后补票”,同时建立全程跟踪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合规推进。这种“一个项目跟到底”的服务模式,让“321”从设想变为现实——孝感纳入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建设计划82个、总投资189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7.6亿元,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分别比去年增加11个、308.3亿元、81.3亿元,均位于全省前列。
孝感楚能锂电池生产基地(一期)
荆门的“红黄蓝”预警、孝感的“321”调度,都是将这套机制本地化的创新,确保思路落地有路径、推进有监督。
湖北的项目攻坚,归根结底比拼的是干部的精气神,当越来越多“狮子型” 干部既能拼抢实干,又善战略谋划,既能在 “小切口” 上突破,又能靠 “机制优” 托底,湖北必能保持项目攻坚的冲劲,更能锻造高质量发展的韧劲,进而汇聚加快推动支点建设的强大合力。
湖北发布编辑部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 源:湖北发布、唱辽阔
总策划:岑卓
策 划:谢珍 禾风
撰 文:禾风
编 辑:郭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