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省互联网行业妇联、武昌区杨园街道共同主办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守护活动,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道临江社区成功举办。活动以“临江少年‘识险’记・安全防溺小哨兵”为主题,通过知识宣讲、技能实训、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让家长和孩子在参与中增长防溺水知识,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精心筹备把准脉,签名承诺守安全
暑期以来,省互联网行业妇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线上防溺水宣传工作。组织执委单位在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网络视频平台等,持续发布防溺水科普文章、动画短片和真实案例警示视频,累计阅读量、播放量达数十万次。同时,依托执委单位的用户画像分析能力,针对武汉市临江社区家长群体精准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其中临江社区及周边区域的覆盖人群超万人。
为让活动更贴合家长和孩子需求,省互联网行业妇联前期已组织执委单位开展调研,通过分析互联网平台用户咨询数据,梳理出“儿童水边活动监管”“溺水应急处置”等家长高频关切问题。结合沿江社区特点,最终确定“知识+技能+互动”的活动框架。
活动现场,执委代表、街道及社区负责人与现场儿童共同在主题墙上签名承诺。家长们带着孩子认真写下名字,“这不仅是签名,更是给孩子上的第一堂责任课,让他知道安全要靠自己守护。”社区家长周女士说。签名墙上,大小不一的字迹交织成“安全承诺墙”,定格下共护安全的决心。
童谣声声记要点,急救特训练本领
“东湖畔、长江边,防溺水、最当先……”临江社区青少年代表齐声诵读的《防溺水三字经》,将“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等“六不准”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们跟着念诵,很快就熟记于心。
省红十字会救护师带来的“小哨兵急救特训”中,通过模拟溺水场景、手把手教学,生动演示了“遇险情如何呼救”“发现落水者如何正确求助”等技能。“原来不能直接跳下去救人,要找大人帮忙,还可以用竹竿递过去!”8岁的小朋友举着救生道具,兴奋地向妈妈演示学到的技巧,家长们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要点,“老师讲得细,孩子听得懂,我们也跟着学了不少实用知识。”
画笔棋盘润心田,多元活动乐成长
10米巨型防溺水画卷绘制现场,孩子们用画笔勾勒救生圈、警戒线、安全标语,在创作中强化“远离危险水域”的意识。“我画了个大大的救生圈,还要写上‘不能独自去江边’!”孩子的童言童语里,透着满满的安全意识。
“泳”敢说不!防溺水知识飞行棋挑战赛中,孩子们在掷骰子、答问题的游戏中巩固知识,答对“发现同伴落水该怎么办”等问题才能前进,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以书会友,图书漂流”旧书换物区里,孩子们交换书籍时还能领取防溺水手册,家长李女士说:“换书的同时还能学知识,这种方式特别好,孩子回家后还主动给弟弟讲‘六不准’呢。”
现场开设的儿童美食街和“防溺安全小哨兵”志愿者招募,更让安全守护延伸到生活中。不少孩子报名成为“小哨兵”,承诺“看到同学去水边会提醒”,家长们也表示:“活动后孩子变细心了,看到池塘会主动说‘这里危险不能去’,这就是最好的效果。”
执委代表谈体会,共话安全守护责
活动现场,滴滴武汉分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刘文文分享了参与活动的体会:“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每天能接触到海量用户,也深知家长对孩子安全的牵挂。这次活动把线上的关注落到线下的行动,用家长和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传递安全知识,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让我们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有获得感。未来,我们会利用出行平台的触达优势,在司机端、乘客端同步推送防溺水提示,让安全提醒融入日常出行场景。”
上策新媒互动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玉也表示:“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传播快、覆盖广,而线下活动能让知识传递更有温度。我们后续会把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做成短视频,结合家长关心的‘暑期儿童看护’话题策划系列内容,让更多没到场的孩子和家长学到防溺水知识,让安全宣传‘不止于活动当天’。”两位代表的发言,既体现了互联网企业的责任担当,也为后续防溺水宣传工作明确了方向。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反馈,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养成了主动关注安全的习惯。据悉,省互联网行业妇联将持续推送防溺水新媒体内容,临江社区也将深化安全宣传,让这场活动的成效落地生根,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THE END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点赞
转发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