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大动脉”!湖北数据要素改革加速

打通“大动脉”!湖北数据要素改革加速

发布时间:2025-10-11 12:50:15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数据要素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推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湖北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正在积极探索数据市场化配置的改革路径,努力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9月30日,湖北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青松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在说·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系列访谈,就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等相关话题和网友交流。

图为访谈现场

推进数据要素改革

湖北“四维发力”立柱架梁

艾青松介绍,湖北省按照“上下衔接、适度超前、急用先行”原则,严格对标国家顶层设计,确保改革方向不偏,又结合湖北实际,在国家和法律尚未明确规范的领域,大胆探索,争取形成先行先试优势。

一是着眼立柱架梁完善基础制度。出台我省数据领域首部地方性法规《湖北省数据条例》,围绕数据登记确权、授权运营,制定《湖北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实施细则(试行)》及业务规范,研究起草《湖北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办法(试行)》,初步形成“1+N”基础制度体系。

二是着眼前瞻引领制定规划体系。编制《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全面统筹“感传算存用”基础设施建设。编制湖北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体系化打造数字政府2.0,推动政府治理向智能化形态跃升。把握“十五五”谋划政策窗口,组织编制数字湖北建设“十五五”规划,紧扣支点战略开展现状、指标、任务、项目“四要素”分析,谋划形成一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

三是着眼攻坚克难理清工作路径。聚焦重点难点任务,加强改革路径探索,研究制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意见、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数据交易场所建设方案、人工智能“模数荆楚”实施方案、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等10余个政策文件,推动数据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是着眼实操落地细化业务规范。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制定了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引、数据资源进账入卡入表工作指引、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工作规范、政务数据目录编制标准、数据安全管理若干措施等制度规范。

四路并进夯实数字基座

湖北全面激活数据要素核心价值

在打通数据流通“大动脉”,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湖北的亮点工程也不少。艾青松介绍,我省坚持以数字湖北建设为牵引,着力夯基筑台、以建促进,数字化转型基础底座持续夯实。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量。谋划中部先进算力集群建设,构建数字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促建优化算力资源布局,上线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2.0版,推进算力资源统一纳管和弹性调度,研究制定算力券等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全省算力规模达1.57万P,智算从2023年底2982P增至11853P,增幅297%。深化算网协同发展,制定“双千兆”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双千兆”向“双万兆”演进升级,实现5G网络城区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连续覆盖,所有行政村全通达。

二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破题深化。指导武汉获批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隐私保护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发布两批35个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并推进上架交易,稳步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基础设施化。出台《湖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遴选发布15个创新发展试点项目,1个项目纳入国家试点。

三是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面提质。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实现市县中心城区全覆盖和11个市州全域覆盖,关联建筑物构筑物89.43%、实有单位61.92%、实有人口85.8%,完成1.3亿城市实体对象数据编码及集成落图,新增80余个智慧应用场景。“湖北省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荣获2025数字城市卓越贡献奖;“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赋能社会高效治理”案例荣获2025数据要素赋能数字政府建设赛道二等奖。

四是安全基础设施织密筑牢。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提升云网安监测和防护能力,运用量子加密设备保证网络通信安全,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数安湖北”攻防演练,加强安全隐患整改。建设数据跨境服务体系,会同省网信办制定湖北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办法和光电子信息领域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深化公共数据资源资产化改革

打通共享利用关键堵点

数据资产化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艾青松介绍,湖北省以公共数据资源资产化改革工作为抓手,围绕公共数据要素“清确入建”“聚通用管”,打通共享利用关键堵点,力争在“数据变资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促产业”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试点范围有序拓展,改革框架基本成型。先期我们选取了包括省住建厅、宜昌市、咸宁市赤壁市、湖北交投集团等共8个省直部门、7个省属企业、14个市州、21个县区作为首批试点。通过试点实践,逐步完善政策指引、工作指引、常见问题解答、典型案例汇编等指导资料,基本明确了数据资源清查盘点、登记、评估、开发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路径。

二是数据清查初见成效,“数据家底”逐步清晰。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全面梳理盘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数据资源。全省基于国有“三资”管理平台登记3.8万余项、100多PB数据资源,基于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登记可供社会化开发利用的数据资源2650项。

三是开发利用持续推进,数据资产加速转化。聚焦健康医疗、交通物流、绿色低碳、金融产业等领域,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和行业数据开发利用示范场景建设,发布两批次30余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省级示范场景,其中3个场景入选国家级示范场景。推动企业探索开展数据资产增信、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证券化等资本化应用,湖北交投集团规划设计4项数据产品取得银行授信2亿元,湖北联投集团计划推出省内首例数据资产ABS。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访谈详情

记者:葛韵甜

视频:孙望龙

通讯员:胡胜敏

编辑:蔡佳圆

责编:何习文、朱习芳

审核:敬冉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