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武汉人一年可以消灭5700多吨肉圆子,
马上要过年了,你们屋滴圆子炸鸟冇?
”
记忆中的年味
就从炸圆子开始
这份寓意着团团圆圆的美味
是武汉人年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围在炸圆子的油锅前,等着圆子第一时间出锅,
又香又ta(烫),吃到嘴里都是幸福”
“想念奶奶的炸圆子,她老人家做的圆子是童年美味的记忆”
……
在武汉人看来
没有一盘好吃的肉圆子在饭桌上
年饭都是没有灵魂的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想自己做圆子也是不大现实,于是,去菜场里找最地道的圆子,成了武汉人过年必备事之一。
炸圆子店越开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大家如数家珍的,便是哪家圆子更好吃。
升官渡黄焖圆子,从老店搬到新店,再进到超市里,老顾客们不离不弃;
黄陂三鲜圆子,最初是社区里边支一口大锅,现场制作、煎炸,供不应求之后,老板只好重新寻了一处加工厂,加工好了往门店里送,仍然是排起长队;
从长江边兴起的大嘴鱼丸,一间村里普通小店,在第三代继承人手中成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人最喜欢吃的圆子;
还有汤逊湖的鱼丸,20年前就火遍了三镇,也引来不少效仿者,如今仍然在武汉的圆子江湖占据一席之地。
三种武汉圆子
你爱哪一口的鲜?
武汉的圆子,食材由猪肉、鱼肉混搭而成,其中,猪肉、鱼肉的比例变化,便成为不同风味圆子的特点。
以猪肉比例来比较:黄陂三鲜圆子>升官渡黄焖圆子>大嘴鱼丸。
汤逊湖鱼丸,则没有猪肉成分。
1、黄陂圆子
在黄陂,有句俗话叫“没有三鲜不成席”。
三鲜即为肉圆、鱼丸和肉糕。
万松园附近的雪松路,靠新华路路口处,有一家“杨永兴”黄陂三鲜名气大。
有老顾客说,每年春节前,有的人大老远排四个小时,只为买上几斤圆子,“真是舍得花功夫”。
杨永兴是黄陂人,擅长制作黄陂三鲜,在当地小有名气;杨永兴黄陂三鲜的继承人杨燕文,就是他的曾孙。
父辈们一直在家里炸圆子、帮厨,他则早早地进了城,做起了厨师、餐馆老板。
2013年,杨燕文的餐馆生意下滑,他灵机一动,在餐馆旁边的小区院子里,现场支起大锅,摆上新鲜猪肉、活鱼,现场宰杀、调制、下锅炸。
冬季的街头,炸圆子的香味四溢,一时间引得周边的居民纷纷来买。大家吃了,觉得味道不错,食材也看得见,一传十十传百,黄陂圆子的名气就逐渐传开了。
算下来,杨永兴黄陂圆子在万松园也经营了6个年头。
很多人十分好奇圆子好吃的“秘诀”,甚至会有人觉得,“是不是调料里边放了什么特殊的东西,让人吃了上瘾?”
杨燕文听到这些猜测,不恼反而很想笑。
“在老饕客的眼里,东西好不好吃,关键看食材,厨师的功道是其次。”
他向小编坦白黄陂圆子的“秘方”:
猪肉,用的是前夹肉,是鲜肉非冻肉。很多人觉得黄陂圆子肉多,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前腿肉又厚又多。
鱼肉,选用水库里无污染的胖头鱼,活鱼现杀现做,每天都有活鱼送到加工厂;
重点来了!!!!
和圆子的肉泥,普通人大概会加水,杨永兴的圆子加的是土鸡汤。大家吃到圆子的“鲜味”,就来自鸡汤。
杨燕文说,在太爷爷那个年代,根本没有鸡精、味精一说,所以太爷爷想到用鸡汤来和圆子;以此类推,鱼圆子也不加水,加的是鱼汤。
甚至连圆子里边的香葱,杨燕文在黄陂包下几亩地自种,香葱的葱白更多,味道浓郁。
曾经有一年,杨燕文在车间里品尝刚出锅的圆子,发现味道有点“不对头”。调查发现,当天送活鱼的供应商因为水库产量不够,掺了些外面买的鱼,他果断将2万个做好的圆子“拦截”下来,一个也没卖给顾客。
“吃到嘴里的东西做不得假,谁也不是傻子。”
小编贴心提醒,过完小年,去杨永兴黄陂三鲜买圆子,排个把小时的队才能买到,那是常事儿!
穿暖和点,去早一点,买多一点,把这份排队买圆子的心情也变成年味的一部分吧!
2、黄焖圆子
黄焖圆子,是汉阳人吃圆子的烹饪方法。
将炸好的肉圆子蒸熟蒸透、淋上黄花菜黑木耳勾芡的汤汁,是以叫“黄焖”。
汉阳人将吃酒席,就称为“吃圆子”,酒席上第一道菜就是黄焖圆子,这也充分显示它在当地美食之中的重要性。
汉阳的黄焖圆子之中,以升官渡的黄焖圆子最为有名气。从1991年开始,汉阳人贺祖茂就将黄焖圆子做出口碑,老店从升官渡搬到太子湖北路,老食客们跟着他一路买过去。
在升官渡黄焖圆子现任掌门人贺炜(贺祖茂之子)的记忆中,
“每年到了春节前半个月,到家里买圆子的人恨不得将门槛都踏破了”
“毫不夸张地说,圆子出锅后要靠‘抢’!”
“一天可以卖两万多个圆子!”
……
和杨永兴一样,贺师傅说,炸圆子的秘诀是原料。
湖里七斤以上的鱼,搭配纯五花肉,两者的配比适中,鱼的用料足口感自然“泡”。
黄焖圆子的吃法多样,蒸、煮、炸、炒、黄焖。
到了冬季,煮火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3、鱼丸
武汉的鱼圆子,分为好几个派系。
一个是汤逊湖的鱼丸子,20年前就在武汉拥有超高名气。
据说,最早做鱼丸的是附近渔场的人,正好附近有练车族们出没,周边吃的地方不多,鱼丸就被这些练车族们给传播到了市区,大家慕名前往品尝。名气最大的要数小田园,每年食博会时,展台前都被打了围。
汤逊湖鱼丸,原料正是产自汤逊湖里的无公害优质鱼,经加工制作而成,色泽如玉、口感细腻滑爽、味道鲜美。
吃鱼丸有一个说法,“食鱼不见鱼”。鱼丸软糯之中不乏弹性,一般会与鱼骨汤同煮,鲜味在锅中越煮越浓郁。
黄陂三鲜之中,也有鱼丸。
还有个自成一派风格的大嘴鱼丸,甚至被列入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炸了一锅鱼丸,有人吃了一口后,要把女儿嫁给他
这种鱼丸的最大特点是,用锅油炸之后更特别。不似普通白色鱼丸,跟肉丸子相比,明显鱼肉比例更足。
做完这篇推文
小编要迫不及待去买圆子吃了
你最爱哪一种口味?
记者 | 龚萍 编辑 | 马梦娅
出品 | 长江日报集团地铁商圈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