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江汉 | 神奇传拓技艺 3D器物跃然纸上

人文江汉 | 神奇传拓技艺 3D器物跃然纸上

发布时间:2019-01-19 14:42:56    来源:江汉之声

时光流转 岁月更迭

当灿烂辉煌的历史被时间风化

金石器物却在坚硬外壳的保护下

向我们诉说着千年文明

一张纸 一摊墨

传拓技术忠实记录下器物原貌

令历史的声音回响耳畔

盘龙城商器录复制件全形拓本

传拓,这项发源于中国的古老技艺,将立体器物的形制与花纹印在了平面的拓纸上,让精美的器型、精炼的文字……得以流传和保存。

东汉·车马出行画像砖

据文献记载,我国传拓技术应滥觞于东汉末,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发展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随着金石器物文化价值的显现,金石学家们愈发重视对其的留存与记录。到了清代,金石学兴盛,青铜鼎彝研究蔚然成风,金石器物的传拓也日渐成为一门重要的技艺与学问。

西周·毛公鼎复制件全形拓本

然而,传统的拓印技术对器物的真实状态表现不足,于是到了清中晚期,一项既可以完美表现整体器型,又不失金石韵味的拓印方式应运而生。“他”,便是神奇传拓技术——“金石器物全形传拓技艺”(以下简称“全形拓”)。

那,全形拓神奇在哪呢?

咱们先瞧瞧这拓片,近大远小、有棱有角,恍若见着实体。全形拓的器型表现讲求真实完整,拓片上的图案,就像是黑白照相机拍出来似的,用立体效果清晰描绘出制式纹样,关键还能一比一地保存器物模样和尺寸。

西周·兴钟复制件全形拓本

想要完成一幅合格的全形拓作品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他的制作工艺复杂,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辅以素描、剪纸和雕刻等技术,要求传拓者对金石学、书法、绘画、雕刻以及传拓技术等知识和技法了然于胸。这严苛的入门要求,使得从业者寥寥,精美全形拓拓本异常珍惜。

战国·曾侯乙尊盘堪称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对于它的拓印无疑是极困难的。

说到传人,就不得不提张友海先生了,他师从李洪啸先生,在学习和继承前辈们的传拓技法上推陈出新,创造了一套新的技法,自成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鱼眼法”像鱼眼镜头一般,可使全形器物关键图案最大视觉呈现而又不失整体形象。

由张友海首次提出将古人全形拓制作方法概括为一纸法、分纸法和移位法,现已被大多数传拓人员接纳使用。

观赏张友海先生的传拓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全形拓的又一个奇特之处——与其他拓法的融合。平面拓作为基础略过不提,彩拓的使用让整体画面平添了几分生气。在充分审图、分色后,将朱砂、石青、赭石这些传统色彩运用到拓片中,另人眼前一亮。

这件商·青铜斝复制件全形拓本就表现了器物本身的青铜颜色,更显真实。

颖拓,也是中国传拓技艺的一种,用类似小毛笔的工具画出像拓片一样的作品,呈现出拓片质感,弥补了对难以接触的器物的拓片制作。

张先生是有些可爱的,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墨拓,在全形拓制完成后,还会心血来潮地多添几笔,配些花草相得益彰。

对于咱们江汉人民来说是极幸运的是,全形拓这项神奇的珍宝古技,在咱们家门口就能观赏到。

1993年张友海来到武汉并扎根在此,2013在江汉区非遗保护中心的努力下,金石器物全形传拓技艺成功申遗,被列为湖北省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2016年武汉首家金石主题博物馆——荆楚金石博物馆,在汉口文体中心一楼免费对外开放。

走在博物馆长廊里,一幅幅作品、一件件收藏不断冲击着眼球。全形拓、平面拓、颖拓、彩拓各色拓片,还有从武汉各地收集来的砖瓦器具,默默躺在展厅里,不知夜深人静时,他们会不会相互诉说曾经的故事。

撰稿、摄影:童克琴

编辑:李江东

(特别鸣谢江汉区文化局、区文化馆、区非遗保护中心、荆楚金石博物馆提供的资料、图片,也感谢他们为非遗保护所作出的努力。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王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