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装备?襄阳熊孩子迷恋游戏,刷走父母银行卡8000块!

买装备?襄阳熊孩子迷恋游戏,刷走父母银行卡8000块!

发布时间:2019-07-05 14:18:35    来源:襄阳之声

玩游戏的过程中

有些装备需要花钱去买

这两天

襄城区就有一个“熊孩子”

因为玩游戏

“烧”了父母银行卡中8000多元钱

6月底的一个周末,家住襄城马王庙路的十岁孩子明明,正在用手机玩游戏,因为想购买装备,明明就充值了50元。没想到这个钱一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原来,明明当天晚上充了50元钱准备买装备,但客服说要用600块钱开通BUG通道,明明就充值了。

因为爸爸在外地打工,平时妈妈还要照顾弟弟,因此家中的日常开支都由明明支配,妈妈的银行卡密码他也知道。充了600以后,客服说可以提现回去,明明提现时,客服又说卡号写错了,又把资金冻结了,客服说让充值600的三倍,也就是1800,把600块钱解冻。

这个名为“创造与魔法”的游戏客服一直在通过聊天“远程操控”,让明明再次充值,才能解冻之前的资金。涉世未深的孩子就这样一次次充值、一次次被骗,直到妈妈卡中只剩下6000元,对方客服依旧坚持“充值才能提现”,让明明赶快凑钱充值。

那么

孩子充值划走的钱

还能要回来吗?

记者了解到,明明最开始是通过手机应用市场下载的“创造与魔法”这款游戏,下载完成后进入游戏界面。由于想“提升战斗力”必须获取道具,需要绑定银行卡购买,于是一步步走进了这个“陷阱”。

当明明的妈妈周女士得知情况后,一查账户,发现已经被划走了8000多块钱。第二天周女士们去找了银行,银行说这个问题他们管不了,因为这个钱已经划到游戏平台。周女士找银行打了明细单,显示卡里面已经被骗了8400。

让周女士不理解的是

未成年人的这种操作

就只能家长买单吗?

记者对此也咨询了网络上游戏平台,不少客服都表示,一旦交易成功,就算是已经成功达成协议了,游戏公司只负责交易的结果,在过程中他们对于消费的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一概不知,都会被默认为他们既然能够进行消费,就属于是拥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于该游戏平台的注册地和经营地都不在本市,因此想要追回这笔钱也是很难的。

律师郑建国指出,在这起案件中,游戏公司客服以账号错误、信息错误、资金冻结为由,要求玩家反复三倍的充值以解冻账号,游戏平台的的行为涉嫌诈骗,建议小孩的家长到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内容来源/记者汪岩岩

编辑/ 米特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熊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