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乡愁是何滋味?

@所有人,乡愁是何滋味?

发布时间:2019-01-26 10:15:38    来源:咸宁闲游

春运

在中国,有一个词,叫做“春运”。

一个春运下来,将有近37亿人次(2015年数据)通过铁路出行,

这个让外国人不可思议的数字,

在中国每年都会发生一次,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因为只有中国人,

才一定在要春节和家人团聚。

咸宁

春运,是咸宁各火车站最忙的时间

鲜活的志愿者们在咸宁各火车站服务

在外打工走上归途的异乡人

从出站口涌出的归乡人

每个人步伐匆匆

目的地只有一个

“喂,爸妈。我到咸宁火车站了,马上就回家,等着我啊……”

回到家,等待自己的是家人温暖的笑容,

见亲人,能得到在外乡不能满足的亲切,

很多人却没能和家人团聚,

有些人是抢不到回家的票,

有些人是因工作不便回家,

有些人漂泊海外回不了家……

近乡情怯

按理说,应该是近乡情浓,而不是近乡情怯,

在信息化社会很少会联系不到家里人,

而报喜不报忧是这代人的通病,

导致更想回到家与亲人团聚欢乐。

不止咸宁的故事是这样,

每个地方的故事都有乡愁,

而主角是我们自己。

杨宏松@山东烟台:

小小的山村年年都在讲述着离开和归来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们。

乡愁是什么?

乡愁啊

是亲朋团聚时的无限喜悦

是与家人相守的每分每秒

钟鹏飞@广东惠州:

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家乡也就在哪儿。我们兄弟三人成人后,虽说平时相互间有见面、有通电话和视频,也经常探望和问候父母。但或因工作、或因子女上学等原因从来没有在大年除夕这天团聚在父母身边,今年总算圆了这个梦,一起齐聚在父母身边除夕大团圆。

这两张全家福照片,一张是三十多年前的春节期间的合影,一张是这个除夕我们大家庭的合影。

佛净@广西贺州:

年三十,全家32口人不约而同归家,连我和大姐这两个外嫁女都回来了。

爸妈说,四代同堂,一个不缺。感恩这个伟大时代,祈愿天下皆和乐,国泰民安,长长久久!

稻草人@贵州:

父亲,曾经站得笔直的军人,如今佝偻着身子,只为给子女做一顿饭。再硬的腰杆,也捱不住岁月的蹉跎。

乡,是我长大的地方;愁,是忘不了的思念;牵,已经年迈的父母;挂,兄弟姐妹的幸福。

张世渊@新疆阿瓦提县:

去年给爷爷买的推子,只给爷爷剪过一次头,今年爷爷帮我剪。

剪的时候奶奶用山东话拼命劝我:“别让你爷爷剪,他剪的不行!”

我对奶奶说:“没关系奶奶,他给自己剪都能剪这么好,这两天理发店人又多还涨价,爷爷,你剪吧!”

其实我并不是为了省那十几块钱,也不是为了逃避理发店枯燥无聊的等待,就是想着过年好不容易回一趟家,多和爷爷待一会儿,陪他说说话。

明天就要走了,下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爷爷奶奶的健康快乐是我最牵挂的乡愁。

张铖@山东泰安:

工作以后春节期间总值班,很少回家过年,一直愧对爸妈。今年和妻子一起回到山东老家过年,还教会了爸妈使用移动支付。除夕夜,团圆夜,一家人其乐融融,对着镜头展示手机上收到的红包。钱虽不多,过程却很开心。

这竟然是我们一家四口难得的合影,在此立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每年都拍个全家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禹玉婷@湖南常德:

小时候,老爸背着的是我,如今抱着的是我的孩子。一路求学,离家渐远,现已定居外地。对我而言,所谓乡愁,就是成长的记忆。

成保玲@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哲庄乡:

一个小院,一间小屋,一个灶台,有山有水有家人。院落里打打麻将、择择菜、逗逗孩童、看看书,就是回家的意义。

彭英@湖南省湘潭县:

乡愁是母亲的守望。又一年,春到了,福到了……

乡愁啊

是和至亲离别时的酸楚与无奈

是儿行千里慈母的叮嘱和挂念

Alisa一杯清茶@陕北绥德:

照片里是我儿时上学放学所走的一条小路。我是一个远嫁重庆的姑娘。每次和父母短暂的相聚,都有千言万语。所有的沧桑和委屈,在他们担心的眼神面前,都化作我继续前进的动力。曾经你们是我的依靠,现在我想做你们的拐杖!

乡愁,永远是每个远嫁女儿心口最深的伤!

小仙@中国台湾南投县集集镇:

初一晚上睡得不好,只希望做个梦,就能回到娘家,却一夜难眠。

初二的车站,人潮來來往往,远远地看着,看着别人回娘家。

而我的娘家,在那海峡的对面。

只能让这繁华,掩盖住內心的落寞和乡愁。

平淡@异国他乡:

以前每年过年都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但今年第一次由于在国外工作不能回家,只有算好时差,朝着祖国的方向,磕个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云拜年,也太可爱了吧!!!)

苦甜@湖南娄底:

这双手,是奶奶的手。小时候,这双手牵着我走路;长大些,这双手给我做香喷喷的菜;后来啊,这双手提过我的行囊。

所谓家乡,其实不是一个地方的代名词,而是一群人的代名词。碧落黄泉,没有你的地方就是远方;天涯海角,有你的地方哪里都是家乡。

远游在外,这双手,是我心头浓浓的乡愁。

乡愁啊

是故里的一草一木

是眼中的一人一景

Kelvin@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边:

于我而言,乡愁便是眼前这一湖洞庭水,即便热闹非凡的春节也没能动摇它亘古的宁谧!

2018@福建平和: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条大河,连绵的青山,很普通,但是离家之后念念不忘。

小花@河南平顶山:

对儿时瓦房的回忆赶不上时代的变迁。从前等着我回家的是那一片片瓦,如今等我的是那一块块砖。但是记忆中家里那满桌的菜,味道不变,乡愁仍在。

jiao@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焦村乡:

乡愁是记忆中童年的竹秋千,是高高挂起的一行红灯笼。

吴志英@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

我在广西上大学,一年中就春节这几天回老家,有时候我也会非常想家。难得回老家一次,我都会拍下一些照片等我想家的时候看看。

我会想念家乡的牛杂,家门前的风景,楼顶的夕阳、村里的油菜花、小路、母亲河大江水、小卖部、田间、菜地、舞狮、落日……

这些,都充满了乡愁的味道。我爱生活,也爱家乡。

史益豪@山东青岛莱西老家:

新时代新农村,风貌变化还是很大的。蓝天、白云、整齐干净的村落、热热闹闹的集市、香喷喷的大饽饽……真是令人向往~

俯瞰风景@乡下老家:

乡愁是我老家的土狗,每当我作出丢的动作,它总会给我叼回来一些让我想不到的东西……

梁迎雪@爸爸住过的老房子:

大年初一回老家,陪爸爸一起去看他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爸爸给我们讲述他小时候的生活。陪爸妈走过他们走过的路,和一起回忆他们的故事,看爷爷奶奶的老邻居坐在村口晒太阳……也许这就是乡愁。

乡愁啊

是梦中才能圆满的遗憾

是无限感慨与思绪万千

杨湘宁@湖南湘潭:

出生于世代务农家庭的我,以前由母亲带着在这块农田里劳作。“双抢”农忙的苦,让我发誓一定要跳出农门。

后来我告别父母,投身行伍。如今实现了愿望,可妈妈早已离开这个世界多年,无法享受儿子的孝心……

特级QQ@云南丽江:

本来答应父母过年时把对象带回家,结果突然被分手。为了不让家里担心,谎称过年和对象出来旅游。

除夕夜,一个人走在丽江古城,一位大哥在演奏《故乡的云》,旁边的女孩和家人一块出行,笑得好开心。顿时想家了,好愚蠢的出行。

老恒@美丽的微山湖畔:

记忆中的微山湖和儿时的歌谣,常常在某个角落浮动。一年一次的回乡路,渐渐变得陌生。但总有儿时的声音在耳边环绕: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总要离开老家,到另一个新家,新家又慢慢成为孩子的老家。哪里才是家乡?此心安处是吾乡。

ainimenfan@江西省抚州市:

这满载着过去的地方,似乎还能看到每一寸土地里那些藏起来的回忆。实在舍不得忘记,但我也知道你很难再来。

有人为成全他人的幸福

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乡愁

安勃达@江西婺源:

我是一名铁路工人,老家在哈尔滨,因为工作原因,今年是我长这么大以来唯一一个在异乡的春节,工友们都像家人一样照顾我,今天还特地为我包了一顿饺子。

希望远方的父母不要担心,你们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鲁力@广州:

家乡哪怕远隔千山万水,母亲的饭菜永远难以忘怀。一家不圆,万家圆。身为军人,心里挂念家人就不能让他们太过牵挂!

勇敢前行@辽宁沈阳:

今年我家的年夜饭,有些特别。爱人为了能让更多人平安回家,大年三十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领着两位老父亲开开心心过大年。我的乡愁,就是两位老父亲能老有所依,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愿普天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幸福平安!

妖怪@四川广安武警某部:

徐班长是一名在部队服役了十一年的老兵,这十一年的春节他都是在执勤一线度过的,在他的心里一直对自己没能够陪伴妻子和父母有很深的愧疚感,尤其是对于孩子,更是感觉亏欠了很多。

当看到妻子带着孩子来到军营陪他过春节的时候,他倍感珍惜,一有空就把孩子抱在怀里,一刻也不想撒手。对于他来说,最大的乡愁就是亏欠亲人的陪伴。

还有一些人并没有主动述说

我们却在别人镜头里读到了他们的乡愁

妖怪@四川广安:

这位老人在春节的前几天起,便经常倚靠在门框旁眺望远方,期盼着在外一年的儿子回家过年。

人们常说:父母在,不远行。不管生活有多苦,工作有多忙,记得回家,家中老人一直在期盼着你的归来。家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我们停泊的港湾。

童志强@家乡小巷:

年前傍晚时分,一位母亲伫立在昏黄灯光下的小巷中,殷殷期盼着返乡归程的孩子们,小巷那头,她仿佛看到他们正急冲冲向她奔来。

邵大王@河北唐山:

正月初一的中午,满满年味的商场,有人在美食区吃年饭,有人带着一家子从家里吃过了饭出来逛街。

上楼时,我看到只有他显得格格不入,四五十岁的样子,一个人,外卖的衣服都是灰尘,手里拿了个包子,一边上扶梯一边吃,后来又坐在一家饭店门口的等候区继续吃,吃完就走了。

可能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回家过年吧,甚至没有家可以回去过年……

有人说

乡愁是归路

米粒儿@大连庄河:

乡愁就是迎着夕阳回家的路。

丽山静水@沈阳苏区的小巷:

母亲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自己很少出门。快过年了,我带孩子去看望她,她让我陪着她上街买菜。母亲心里还想着为家人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蜜遥@吉林长春:

我是一个南北结合的七岁小女孩,爸爸浙江温州人,妈妈吉林长春人。今年回东北过春节,外婆(姥姥)包的饺子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味道!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喜如意。

天涯@辽宁朝阳:

从学毛笔字时起,每年过年我都自己写春联。初学书法的小孩子能写出什么像样的字呢,但爸妈每年都把我写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上。就这样一直写,现在我已经奔四了。今年也是如此,人还没到家,老爸就打来电话说,等着我回家写春联。

有人说

乡愁是征途

Wish@河南:

即将踏上返沪的路,高铁站广播里传来“送客止步”的门外,爸爸妈妈在努力寻找着人群中的我。

乡愁是每次回家时父母在车站外看到我出站时的欣喜与激动,乡愁是每次离家时父母在车站外目送我离开时的不舍与祝愿。

新的一年我依旧会守着内心的坚定,不忘初心,带着爸爸妈妈最深沉的爱,努力奋斗,认真走好自己的路。

闻风思柳@湖南益阳:

年初二离开,外婆送我们到路口时,抓拍了一张照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乡愁大概就是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总有人在等你回家,也总有人在不舍你远行吧!

白小菜@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我是一名小小的实习医生,值急诊外科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的班。这张照片是爸爸妈妈大年初一下午去医院看我的时候偷拍的,当时没和他们说几句话就被叫回去了。

平时回家时会跟家里人说说医院的事情,他们每次都会鼓励我。看到家里的亲人因为我的努力而骄傲,医院的病人因为我的工作而获得健康,就会觉得这条路再苦再累也值得。

有些人

用色香味化解乡愁

李国胜@大连:

因为儿女都在国外,我们两口今年的年夜饭和姐姐姐夫一起吃了。这不,姐姐和姐夫一起动手做了这一桌子以大连海鲜为主的年夜饭,还沒动筷先拍照,姐姐发给在英国的儿孙,我则发给在加拿大的女儿全家……

王罡@湖北秭归两河口镇太平村:

乡愁是外婆的擂角钵。每当过年时,外婆抓一把炒芝麻,在擂角钵里擂出馅,煮一锅芝麻馅的汤圆,一下子就能闻到香,那才叫好吃。

麦田的风@辽宁新民老家:

2017年初夏,因为我身体抱恙,还在脑梗塞恢复期的母亲同父亲来城市里陪伴我。母亲语言、行动迟缓,却一直坚持给我做饭。今年,在老家的除夕前夜,母亲说去年因为生病动弹不得,今年好些了,一定要给我和哥哥姐姐们做“卷签子”(老家的一种蒸食:用肉馅、淀粉、鸡蛋清放到干豆腐上,卷成筒状蒸熟后切片即食)。

年近七旬的母亲,虽然干不了太重的活,却依然尝试照顾我们、保护我们,这就是母亲赋予“乡愁”的含义吧。

lylian@三亚:

过年了,冻梨、红果和铁盆很配噢!看着缓出来的白霜儿,捏一捏,捂一捂,这是我心里地地道道的关于家的味道。

何嘉颖@广东清远阳山县江英镇湾坪村:

乡愁就是奶奶亲手做的糍粑,糍粑上印着奶奶那历经沧桑的粗糙掌纹,里面充满了她对我的疼爱。

扇子@江南烟雨中:

家里的习俗,小孩子年夜饭一定要先吃一口青菜,“清清济济”(家乡方言),吃一口圆子,“团团圆圆”。小时候,外婆每年都会给我们先夹这两样到碗里,笑呵呵地让我们吃。她走后,我们仍然保持了这个习惯。

乡愁,是最浓最重的思念。

有些人

用眼和心铭记乡愁

薏妃妃@东经110.94,北纬21.67:

初一那天在炉灶烧柴时,抬头看到了二伯种的黄皮树,三伯养的蜜蜂,一旁晾晒的衣服,出行的摩托,还有散落满地的鞭炮残渣……对了,还有屋顶贴的“五味馨香”,突然觉得,这一片家园就是心中最好的世外桃源。

陈琴@家乡小学:

随着姥姥从外头回到家,牵着她,我俩一大一小走在路上,熟悉着泥路、田野、房屋、空气。走累了,找个地方小憩,推开斑驳的铁门,走进去,一步一步,儿时的记忆被唤起。乡愁,这是我离不开的地方。

雪子@沧州:

下午沿着门前熟悉的河流一个人散步,陌生又熟悉的小路让人忆起童年的上学时光,在河岸旁看到乡村的断壁残垣更是无限感慨,村庄在变与不变中默默生长着。

海小芸@甘肃白银:

小时候,走出家乡,远离爸妈的唠叨,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我们的理想。长大了,我们走出去了,多听听爸妈的唠叨,多看看家乡的老街小巷,却成了我们最大的梦想。

于是,开始特别期盼过年。不是为了穿新衣吃美食,只是想有时间在家多陪爸妈聊会天,喝会茶,听听家长里短的故事,就很满足。

过年了,回到老家,妈妈教我剪纸。虽然我总出错,却特别幸福,特别享受坐在热炕头上和妈妈在一起的感觉。我知道,这种幸福叫做陪伴。

有些人

用诗或乐赞颂乡愁

李小鹏@陇右天水:

苍草敛冰砂,荒芥如麻,楼栏天外夕阳斜。几度长安身是客,尘野轻纱。

鹊垒独枝桠,无限悲笳,翦裁心字寄残霞。流水落花春去后,雪涕天涯。

黄晓湟@湖北武汉:

江城子·戊戌年春记家乡之东湖

绵绵绿道乱心弦,望湖山,守相连。大地苍茫,雄俊破长天。遥看楚城装艳艳,行汉赋,醉人间。

西施不过越湖边,范公恋,把魂牵。风花雪月,竟铭刻流传。和仲若观欣水墨,西子句,自无颜。

老A@家乡的小山坡:

我家住在小山村。正月是新春,我来把山巡。

一眼望去小山坡。小道绕着走,所及之处皆风景。

树叶凋零条理清,留下一片迎春风。鸟儿声声叫,声声盼花开。

我家住在小山村,一木一草皆是爱。夕阳西落多柔情,霞光斜洒半山腰。

月儿初升树头梢,桌桌端上团圆餐。酒斟满,干一杯,情满人间山中人。

我家住在小山村,世世代代爱相传。

小米+步枪@湖北潜江:

现代化的住宅楼,都被统一的严丝合缝的水泥色和乳白色的墙皮所包围,没给春意流出一丝探头的缝隙。恰好有小事到姨奶奶家拜访,无意间与春意碰了个头。赋诗一首,今年过后,我的乡愁便是这墙根上的一抹绿色。

春客知春不看春,

春意探春冒墙根。

唯有知春探春人,

才得春意报乡愁。

有些人

用泪与念呼唤乡愁

小野春春@重庆丰都新建村:

老屋承载了整个童年的记忆,往常回去都有可爱的爷爷迎接。但今年,是爷爷去世的第一年。第一次回家没了爷爷,一起生活了二十七年的爷爷,没了。

原先打理得郁郁葱葱的树木,因为没人照料开始胡乱生长,干净整洁的院落堆满枯草落叶,斑驳的墙体一块块往下掉落……这处老宅,承载着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想念。

那个喜欢站在田埂上眺望着子孙回家的人,没了。

laner@吉林:

故乡,在东北的一个小村子。记忆中,每一个冬天都是那么的冷!穿着娘亲手做的千层底儿小棉鞋,硬硬的,鞋帮也不高,刚刚到脚脖儿,根本无法抵御那样的寒冷!所以我的手脚年年生冻疮,一年又一年我最怕过的就是冬天。也不知道为什么,每一场雪都那么大,每每都没过膝盖。所以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逃离那个小村子。

日子就那么一晃而过,离开小村子三十年,冻疮再没犯过,冬天的大雪也越来越少了。慢慢地,竟有些怀念。怀念铁锅大灶的味道,怀念没有雾霾的蓝天,还有那白得像面一样的厚厚的雪。于是跋山涉水去寻找,寻找那些记忆中曾经不理不睬,现在又分外珍惜的东西。

松嶺雪村,那个藏在吉林大山深处的小村子,就这样闯进我的眼里,矮矮的房子,厚厚的白雪,淳朴的民风,满足了我对儿时故乡思念的所有期许。

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就随着缓缓升起的炊烟慢慢的飘散在山坳,在田间,在杉林,不再郁结于胸间……

陈香伶@中国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黔西南万峰林,以往每年大年初一都会去万佛寺拜拜,在万峰林陪陪外婆。去年,外婆过世了………

前几天路过万峰林时,山边田里的油菜花也相续开放了。

小时候,乡愁是许久未见的外婆温暖的怀抱,是饭桌上爱吃的饭菜香。长大以后,乡愁是再也听不到的唠叨声。我与外婆的缘份,就这样随着时间流逝了。

余生不会再见到她满是皱纹却温和万分的脸,不再触摸得到她温暖的手,不能再亲亲她抱抱她,再也听不到她老人家在耳边唠唠叨叨的说话声……

许是那一缕烟波划过,将愁绪落满心头,那执念有几分沉重……

许是那秋风萧瑟拂过山头,地里田间已不见耕牛……无言亦无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生活漂泊在外

张琪@四川达州:

我是一个90后,在成都工作。达州火车站是每次回家的必经站台,它见证了我与家人的每一次离别,相逢,再离别,再相逢。就如我在图中加上的那句话所说,乡愁就是为了理想出去,为了念想归来。

马先生@印度尼西亚马哈坎河边:

大年初二的傍晚,吃完饭在河边漫步,经过一天的工作,此刻终于能放松身心。

眺望河岸发现此刻的云朵和夕阳美极了,就像一个回家的人终于到家,欢快的奔跑起来,他是那么的欢快,欢快的手舞足蹈。此刻只想化身成这朵云,在美丽的夕阳下,奔向父母妻儿!

对于家乡

我们都有着难以割舍的爱

赵秀敏@呼伦贝尔小山村:

这个季节,我愿生活在最北方。这里有梦里的炊烟,有温暖的火炕,有璀璨的星光,有我年年月月的思念,被呼啸的北风拉长。

王之@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

只有故乡能看得到烟花,只有故乡的新年能让我坚持到12点,亲手点燃烟花,看这场烟花雨。

这样独一份的思念与牵挂

便是乡愁

王婷@山西永济:

一年一床乡村风味浓厚的姥姥牌新棉被,闺女从婴儿长到十二岁,一床比一床大,老妈从五十多岁缝到六十四岁,每年献宝似地从老家给闺女扛进城里。这就是闺女姥姥——一个农村老太太给外孙女最朴实的温暖!也缝入了我无限的乡愁!

壶山蘭水@福建:

几位老人,聚在村文化活动室门口,聊得起劲!无论是手中的暖手炉,或是拄着的拐杖,还是投入的热聊,无不唤起乡愁的记忆。爷爷、奶奶,你们过得还好吗?

时光久远

念你如常

懒牛牛@广东梅州:

送你一片璀璨星空,愿你归家一路顺风。

@湖北咸宁人:

乡愁是什么?

是你已经融入外地,可以讲一口流利的外地话后,

上了回家那趟车,听到家乡话时脱口而出的乡音。

愿我们记住那份属于自己的乡愁

愿我们在岁月的变迁里留住乡愁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