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尾被救护娃娃鱼千里“落户”神农架,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25尾被救护娃娃鱼千里“落户”神农架,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程晓璐 通讯员田育新)4月18日,在湖北省水产局的组织下,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湖北省(武汉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武汉东湖海洋世界),将2016年4月份以来所救治救护的25尾娃娃鱼,不远千里驱车从武汉运抵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8日上午10时,由省水产局与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救助大鲵放归自然暨增殖放流活动,在神农架林区九湖镇落羊河畔举行。简短仪式后,在媒体的见证下,25尾娃娃鱼和此次增殖放流的1000尾娃娃鱼小苗种被大家缓缓放入落羊河清澈的溪流中,正式回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据湖北省水产局渔政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我省从2014年起,连续第4年组织对救护的娃娃鱼进行野外放归,目前放归的数量已经接近150尾,所放归的这些娃娃鱼全部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救助捐赠。为确保被救护的这些娃娃鱼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真正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省水产局根据娃娃鱼对生存环境的特殊要求,每一次的放归行动都是特意选择在我省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咸丰忠建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溪万江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放归,这些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管理秩序,为娃娃鱼的野外生存创造了有力条件,同时也为这些保护区娃娃鱼种群的繁衍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省水产局渔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连续组织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其实就是推进水域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的具体行动,对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增强全社会资源环保意识、共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切实保护我省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我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渔政执法机构积极应对,主动作为,通过实施取缔江河湖库围栏网箱养殖、实行禁渔期制度、开展打非治违、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组织人工增殖放流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省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近几年省水产局还积极吸收和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和救治救护工作,先后在武汉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和武汉东湖海洋世界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基地,连续7年开展科普宣传月活动,特别是在武汉东湖海洋世界挂牌设立“湖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以来,通过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组织一系列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救治救护、放归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民众参与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越来起越大。
科普小知识: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俗名:娃娃鱼、孩儿鱼、脚鱼、啼鱼、腊狗。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
外形特征:大鲵体型肥壮,头部、躯干部扁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大鲵尾巴较短,呈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辨识方法:大鲵体色一般呈灰褐色,腹部颜色浅淡,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分布区域: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