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神农架95岁爹爹种十几亩地 每年收几千斤粮食还偶尔在村里打零工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9日15:39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图为:95岁刘远江老人闲不住

13日,记者驱车来到神农架林区红坪镇塔坪村,该村风景秀丽,俨然世外桃源,被誉为“中国四大长寿村”之一。车行村口,迎面走来一位头发胡须花白的老人,虽然拄着一根木棍,可步履稳健。他乐呵呵地笑着说:“我去打酒,儿子想喝酒了。”

村党支部委员汪玉介绍,老人叫刘远江,今年95岁,老伴早逝,和67岁的儿子一起生活。老人的低保加上养老金,每月有近400元收入。因为儿子身体不大好,家里十几亩地几乎全靠老人独自耕种,每年能收几千斤粮食。

老人家身体好,偶尔在村里打零工,他干起活来卖力、有耐性,儿子都比不上他。村干部经常关照他别再种这么多地了,刘远江笑着说:“不干活身体就成僵家伙,干活了身体才活泛。”

进入塔坪村一组,一个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呈现在记者眼前,88岁的张友生老人坐在凳子上剥玉米。老人面色红润,留着小平头,几乎满头黑发,脸上皱纹不多,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剥玉米的动作像年轻人一样敏捷。

据了解,塔坪村目前有103户342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8位,90岁以上老人有3位。记者注意到,塔坪村的老人们大多面部光滑,没有老年斑,只有少量皱纹,他们思维清晰,说话清楚,一直坚持劳动。“农村的老人始终都不会脱离生产一线,若不让他们干活,身体反而可能出问题。”汪玉说。

“103岁的曾守明老人前年才去世。”汪玉介绍,塔坪村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此前村里有一位被称为“亚洲第一寿星”的阮瑞德老人。2001年初,一支科学考察队来到塔坪村,发现了这位百岁老人。后经多方调查核实,当时的他已经有114岁了。

阮瑞德是个杀猪匠,一生结过三次婚,无儿无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伴去世后,他便孤身一人生活,百岁高龄时还能下地干活、杀猪。老人喜欢安安静静晒太阳,爱睡懒觉,饿了就爬起来煮一碗玉米红薯糊糊,就一碗苞谷烧酒,吃完再抽一袋自己种的烟,在大门口坐一会儿,然后又是酣睡。

随着长寿老人的知名度扩大,不少人和媒体纷纷来访和登门慰问,阮瑞德老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2002年9月中旬病倒,同年9月27日撒手人寰,享年115岁。“如果按照他原来的方式生活,可能会活得更长些。”汪玉有些惋惜地说,环境幽静、空气新鲜,杂粮糊口,坚持劳动,性格温和,心态平和,这些或许是塔坪村老人长寿的秘诀。

【责任编辑:袁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