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樱花掩映下的轨道交通1号线
楚天都市报记者吕锐 通讯员袁永华 产启斗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枕涛
15年前,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试运营。1号线作为武汉地铁的首条线路,也是中西部地区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一期工程连接硚口区的宗关和江岸区的黄浦路,全长10.234公里,为全线高架,设10个车站。
数据显示,1号线开通15年来,武汉地铁日均客运量从0.78万乘次增至今年上半年的360万乘次,累计安全运送乘客突破48亿乘次,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超过45%,过江客流分担率超过50%,挺起了城市交通的脊梁。
当年 1号线开通当天趟趟爆满
2004年7月28日上午10时,22岁的柯凡驾驶着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首趟列车,从宗关车站发车,18分钟后,安全抵达终点黄浦路站。“车辆启动的一刻还很紧张,因为是列车第一次载客运行。不过马上就平静了下来,毕竟此前空车试跑了好几个月。”15年后,柯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号线开通当天,参与驾驶的共有8位司机,每人几乎都行驶了七趟来回,趟趟爆满,不少乘客都是坐了又坐。
最为巧合的是,柯凡出生于1982年7月28日,正好和1号线同天生日。当天他的父母也来试乘,可惜没有坐到儿子开的车。
如今,柯凡已成为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一部的副主任,但他每周依然会值班驾驶列车。如今的1号线,已经开通第四期工程了。整条线路从2004年的宗关至黄浦路,两端分别远远延伸至东吴大道与径河。
15年来,武汉地铁车站数量从10座增加至216座,并创造性地打造了51座艺术特色站,成为展现江城独特城市文化窗口。
今日 创造地铁建设“武汉速度”
回头来看,1号线一期为全程地上高架线路,其施工难度与风险,与后来的地铁越江、公铁合建盾构隧道等重大工程不可同日而语。但就是从1号线起,武汉地铁的建设者们,从摸着石头过河,发展为当前的后来居上,完美诠释了拼搏赶超的武汉精神。
“1号线一期是武汉地铁的起步期,2007年开始,2号线一期、1号线二期、4号线一二期等线路陆续启动,武汉地铁建设开始发力。”据介绍,随着武汉地铁第一轮规划建设的完成,“工字型”骨架已经搭建起来。2010年至今,武汉地铁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12至2015年每年通车一条线,2016年通车两条线,2017至2018年每年通车三条线,创造了地铁建设的“武汉速度”。
记者了解到,2号线是首条穿越长江线路;8号线越江段建设了首条单洞双线超大盾构越江隧道;7号线越江建设了世界上首条公铁合建盾构法隧道;即将投入使用的光谷综合体,是亚洲最大、最复杂的市政交通综合体工程;7号线青龙山隧道,是武汉市首次在山区修地铁隧道……
将来 2024年 形 成606公里轨道网
今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武汉市城市轨道交 通 第 四 期 建 设 规 划(2019-2024年)》。原则同意武汉市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8条线路总长198.4公里。
从2000年12月23日,武汉首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一期工程动工,到2019年1月4日第四期建设规划获批,武汉地铁从无到有,从线到环,从环到网。里程接连突破100公里、200公里、300公里大关。
规划显示,到2024年,武汉将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