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钻进52℃船舱、手持6000℃焊枪 武船焊接工热浪下锻造国之利器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6日07:01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图为付承铠全副武装在舱内进行焊接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曲严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丹通讯员朱勋实习生杨莉李曼

昨日,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武船集团)双柳基地,一艘艘船舶正紧张建造着。热浪下,工人们专注手中的作业,汗水早已湿透衣衫。焊接工付承铠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每天和同事们一起,将一块块钢板焊接成一艘艘国之利器。

再热也要穿着长袖长裤

“嗞、嗞、嗞……”船舱内火花四射,付承铠手拿焊枪,全神贯注地焊接着,身上的工作服已完全湿透。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见到这位90后小伙时,他正在船体车间内,进行着700TEU多用途集装箱船的焊接作业。等他摘下焊罩、取下裹在头上的棉巾时,记者才看到,这是一个清秀的小伙子。“裹着棉巾,汗就不会滴到眼睛里,不影响工作。”付承铠将棉巾拧了拧,瞬间拧出了汗水。他说,整个船体钢板物量大且层叠复杂,每层的结构组织需要经过上万次精密焊接。“如果底层不做好,出现0.1毫米的误差,轻则必须返工,重则将酿成大祸,马虎不得。”

夏季对每一名船舶焊接工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特别是钻到船舱内作业时。记者注意到,很多白色的塑料管道穿插在车间内部,不时能听到风呼啸而过的声音。“这是风管,为了将自然风输送到船舱里。”付承铠介绍,密不透风的船舱闷热难耐,他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上午,所以公司特地装了风管装置,为船舱通风、降温。

舱内温度达到50℃至60℃

记者跟随付承铠翻入船舱内部,刚开始只感觉热。当付承铠开始焊接作业时,3000℃至6000℃的焊枪散发的热量,让人如同蒸桑拿一般,汗如雨下。“一般工作半小时后,舱内温度就会达到50℃至60℃,热得实在受不了,我就去外面待一会儿,喝一大瓶冰水。”付承铠说,公司每天会送两次防暑降温物资,有酸梅汤、绿豆汤、冰水、西瓜等,能暂时缓解暑热。

果然,当他拿出点温枪测试船舱内的温度时,显示为52℃。“上午的温度还好一点,中午的车间就完全没办法进人了,夏天高温期我们一般要等到下午3时30分以后才能继续工作。”

这么热的天,为何还穿着长袖长裤?付承铠解释,因为焊接始终伴随着火花四溅,如果不穿长袖,火花溅到身上,很容易被烫伤。即使穿着长袖,如果防护不当,偶尔也会被火花钻空子,“为了安全起见,再热也要穿工作服,做好安全防护。”

高温下760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

“这种90mm的钢板焊接,工作起来就像铁板烧一般!”付承铠指了指一旁的钢板说,因90mm属于超厚钢板,需要先用高效焊接预热处理装置,将钢材加热到200℃以上,等到钢板发蓝时才能进行后续的焊接作业。“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踩上去焊接,如果稍不注意,脚一上去就要化了。”付承铠打趣道,每次他都会小心翼翼铺上木板,再站上去焊接,厚厚的手套已变得黢黑。

记者注意到,他的手臂上已热起了痱子。“没事!回宿舍睡一晚,在空调底下会消的。”付承铠乐呵呵地说,最近他施工的船舶还包括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型航标船、台湾海峡大型巡逻救助船、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等,每艘船都承载着重任,提醒着他时刻保持最好的状态。

车间负责人介绍,夏季高温对工人们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考验。为此,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防暑降温措施,除了延长午休时间,免费提供酸梅汤、绿豆汤、饮料及防暑降温药品之外,还尽量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不只是焊接工,武船集团7600多名技能工人,日复一日坚守在岗位上,不辞辛苦,为国防装备事业奉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