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谷城熊家湾村引导村民发展致富产业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6日09:32 来源: 农村新报

原标题:谷城熊家湾村引导村民发展致富产业—— 孔雀飞进村 牛铃响叮当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敏 通讯员 阮班明 夏路

牛羊在树林下乘凉,脖上的铃铛声,时不时合着窝棚里孔雀的“高歌”。盛夏时节,走进谷城县南河镇熊家湾村,村民邹吉森家的一幅“牛羊孔雀图”令人沉醉。“这是第一批蛋,产量不是很高;预计明年会好很多,养殖规模也能达到3000只以上。”邹吉森说,孔雀蛋价高,羽毛可以做成工艺品,市场前景好。

熊家湾村地处南河深山,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258人。在各级扶贫工作队帮扶下,该村精准施策、攻坚难克,于2017年顺利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出列。

脱贫之后,如何更进一步发展?熊家湾村开始了新探索,引导村民发展致富产业,孔雀养殖便是其中之一。

61岁的邹吉森是孔雀养殖第一人。老邹本是个木匠,去年9月,他花2万元买回30只孔雀试养,后来又陆续买了100多只。“我是个外行,一边摸索一边养,刚开始很艰难。”老邹说,县人社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安排他到周边县市学习养殖技术,还为他申办了10万元创业无息担保贷款。“现在,种地的农户大多入不敷出,不找到一个富民产业,很难改变困境。”熊家湾村支书宋时国说,如何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培育支柱产业,是熊家湾脱贫后的新目标,而肉牛养殖则是另外一个探索。

熊家湾村锣钹山,海拔950米,是一个天然牧场。从2016年的12头,到现在的34头,宋先华凭着扎实的养殖技术,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养牛大户,村里人经常找他请教,他也乐意分享。

2017年,村民何炳富也想尝试养殖肉牛,但又怕养出来不赚钱。举棋不定时,宋先华拍着胸脯说:“你只管好好养,不赚钱把牛送回,我把钱退给你,还给你养牛的工钱。”

宋先华的一席话,让何炳富吃下定心丸。两年来,何炳富养殖的肉牛增至14头,年均增收3万多元。全村算下来,肉牛养殖总量已经达到220多头,年创收入80多万元,养牛大户一年纯收入可达10多万元。

孔雀飞进村,牛铃响叮当,已成为熊家湾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