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黄艳平 通讯员 都正阳 杨邹 陈泉霖
“我们家以前种了3亩水稻,一年下来,有1000元的收入都不错了,还要风吹日晒。”7月26日,保康县两峪乡胡家台村村民曾凡秀高兴地说,她现在把土地流转给胡家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除了拿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做零工,时间灵活安排。
据了解,两峪乡共有2605户793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26户3676人,其中易地搬迁户868户2496人。在两峪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双堰湾,农村新报全媒记者看到,一排排安置房整齐地排列,244户829人全部搬迁入住。
村民搬下山后,未来生活如何保障?“要让村民长期脱贫,产业是基础。”两峪乡党委书记彭家国说。
两峪乡长河村村民江涛说,以前住在山上,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山下的集中安置点。“除了种烟叶外,还在搬迁点附近的蓝莓基地务工,一天可以赚80元。”江涛高兴地说,直接在家门口务工,还可以照顾家人,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2016年,两峪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能人成立湖北良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休闲观光园。蓝莓种植休闲观光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面积达1036亩,种上了45万余株蓝莓。
湖北良裕公司总经理王志文介绍,公司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560亩土地,每年可吸纳200名贫困人口到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1万至1.2万元。
像中药材、蓝莓这样的产业基地,两峪乡还有很多。近年来,该乡大力引进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就业。
枫香坪村的陈兴邦,2015年回村成立开林大三元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提供油茶种苗及种植技术,农户负责管理,产品包回收。到目前,开林合作社共培植种苗18万株,带动130多户农户发展油茶1500亩。“我们按照‘一药一袋两叶三果’(药材,袋料香菇,烟叶、茶叶和油茶、核桃、蓝莓)的产业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以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彭家国介绍,目前,全乡已发展油用牡丹500亩、茶叶4000亩、烟叶5500亩、蓝莓1000亩、核桃园7345亩、油茶基地1500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