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季智勇
图为程浩
图为谢非
楚天都市报特派记者陈倩 通讯员朱勇 发自北京
今年的国庆阅兵中,文职人员方队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记者从湖北省军区了解到,该省军区有三名文职人员入选阅兵文职人员集训队。
季智勇:训练场上得知孩子出生
郧西县人民武装部军事科参谋季智勇,今年3月接到通知报名参加方队选拔。当时,妻子已经怀孕,季智勇抱着“来了就要走好”的想法,通过了几轮考核,最终来到北京的阅兵训练场。
提到文职人员,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他们不会像现役军人练得那么苦,但季智勇告诉记者,方队聘请的是三军仪仗队的教官,训练标准也向三军仪仗队看齐。即使是盛夏,训练时间和要求也不打折扣,他自己也记不清,每天衣服要湿多少遍。
让季智勇感到最难忘的,是孩子出生的那天。9月19日,是妻子的预产期,上午训练结束,他用营房旁的公用电话给妻子打电话,得知她已经在产房了。季智勇忐忑不安地等到快下午训练时,终于得到母子平安的消息。
昨日的阅兵现场直播,季智勇的家人都看了,可没有在电视上找到他,“他们说电视屏幕太小,看不清哪个是我。”季智勇笑着说,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7排13号,这个位置我们都叫钉子兵,是一个排面的腰,也是很重要的位置。”
程浩:转为文职人员圆了梦想
黄冈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参谋程浩,作为第一批现役军官转改文职的人员,他没想到还能以文职人员的身份圆上学时的梦想。
29岁的程浩,上军校的第二年就赶上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在学校里看了阅兵的现场直播,他被深深地震撼,“那时,我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如果有机会能参加一次国庆阅兵,走过天安门,军人生涯才没有遗憾。”正是有这份坚持,从初选到进入北京阅兵训练场后的几次考核,程浩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程浩说,阅兵当天,他们6点左右就到了天安门广场,庆典正式开始前,他们还在长安街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演练。阅兵式开始时,他们站的地方正好是下坡,前排的队员个子比较高,有些遮挡视线,可听到习主席在检阅车的问候,他还是很激动。“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场面,现在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觉得很自豪,很光荣。”
程浩的位置在第11排第10名,回到阅兵训练场,他在直播回放的画面上找到了自己,“不知道爸妈在家看电视看到了我没”,他说,要马上打电话给爸妈。
谢非:成为备份队员不说遗憾
每个方队都有一定数量的“备份队员”,以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有人顶上去。可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备份队员”都无法亮相阅兵式。
武汉市汉南区人武部文职参谋谢非,就是这少数“备份队员”之一。不过,他说并不觉得遗憾,因为阅兵式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谢非说,“备份队员”的产生并不固定,从山东开始集训,到后来转到北京阅兵训练场,所有队员都是一样的训练。他和所有人一样,梦想的是走过天安门。在阅兵开始前几天,他得到通知,自己被列为“备份队员”,即使是这样,最后那几天,他都和队友一样正常出操、训练,因为他不想放弃近半年训练的努力。阅兵当天,他也和其他队员一样,凌晨2点半起床,吃饭,整理着装,不过当其他人登车前往天安门的时候,谢非只能留在营房里看电视直播。
没能去天安门,谢非说,要说不遗憾那是假的,可在电视上看方队走得很好,他也感觉非常高兴。方队回到营地,谢非与队友们一起合影,他说,这段经历,已是人生难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