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锡剧《董存瑞》在洪山礼堂精彩上演。 (湖北日报见习记者 蔡俊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别鸣)11月20日晚,武汉洪山礼堂,锡剧《董存瑞》将观众带入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
该剧截取董存瑞参军、获得毛泽东勋章、炸碉堡等重点事件,展示英雄人物经战火洗礼不断成长的历程。董存瑞是英雄,也是一名土生土长、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普通战士,这与锡剧艺术的基因不谋而合。
该剧董存瑞饰演者、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介绍,用擅长刻画人物的江南地方戏种,去演绎河北大地上的英雄诗篇,这种“南腔北风”不乏先例,当年沙家浜的抗日故事,先被上海创作成沪剧《芦荡火种》,再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轰动全国。
“我从小就喜欢看《董存瑞》等红色题材老电影,每一次都看得热血沸腾,可以说,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周东亮说,这样的题材会给观众带来天然的亲切感。该剧今年5月首演后,又到部队巡演多场,主创人员认为,表现战斗英雄的戏曲,要得到解放军官兵的认可,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开场第一幕,周东亮饰演的董存瑞光脚上台,母亲将一双布鞋给他穿上,希望他走人间正道,穿上这双新鞋,董存瑞才开腔抒怀,并与山里的父亲遥望别离。这样丰满、充盈的细节,让观众在英雄气概之外,能触碰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据介绍, 锡剧已有200多年历史,和越剧、黄梅戏并称为华东三大剧种,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锡剧以文戏为主,武戏少见。而锡剧《董存瑞》中,武戏却成为一大亮点,高难度传统戏曲功夫恰到好处的运用,增加了剧目的可看性。传统锡剧形成小桥流水、抒情典雅的风格,但在锡剧《董存瑞》中,音乐部分融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及交响乐等元素,更好地展示出解放战争的宏大气势。
重温英雄梦,再铸英雄魂。洪山礼堂演出谢幕时,饰演董存瑞的周东亮向台下敬礼,不少观众眼含热泪。
演出预告
11月21日、22日晚7:30,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演出的桂剧《赤子丹心》,将在湖北剧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