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湖北新闻

武汉有一群稀有血型献血者 他们的故事很动人很暖心 两位“熊猫大侠”情系献血结良缘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2日08:01 来源: 楚天都市报

11月30日,近百名稀有血型献血者来到武汉血液中心聚会。

楚天都市报记者晏雯通讯员张宇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通讯员付晨

在江城有这样一群人,原本素不相识,却因为相同的稀有血型聚到一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熊猫大侠”。在接力挽救生命的路上,他们时刻准备着献血救人。11月30日,一场暖心的“熊猫大侠”聚会在武汉血液中心举行,近百名“熊猫大侠”回“娘家”聚会。活动中,武汉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的154名会员得到了通报表扬。

江城约有3万稀有血型者

“今天怎么一个人来了,没有带家人一起来呀?”……11月30日上午,武汉血液中心的表彰现场,一个身影忙前忙后,对每位志愿者的情况了如指掌,像家人一样与他们寒暄交流。他就是武汉血液中心稀有血型负责人,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的“大家长”沈剑。

沈剑介绍,Rh阴性血的分布因种族不同差异很大。Rh阴性血者在白种人中比例较高,约为15%,而在亚洲人群中仅有0.3%,属于稀有血型,故被人们称为“熊猫血”。它又分为Rh阴性A型、Rh阴性B型、Rh阴性O型和Rh阴性AB型4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人数少之又少。武汉血液中心估算,按人群比例,江城约有3万名稀有血型者。

2002年开始,武汉血液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稀有血型者联谊会”,现在叫“稀有血型爱心之家”,从最开始的54名成员,到目前的800余人,是武汉地区Rh阴性血型捐献者自愿组成的一个互助组织。“我们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有效的联系和沟通,让他们成为一个特殊家庭,增强他们互相救援的意识和意愿。”沈剑介绍,2018-2019年来,捐献稀有血型全血达2358人次,达到4004个单位;捐献稀有血型成分血达630人次,达到845个治疗量。

2019年数据显示,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自成立以来累计献血达14808人次,累计献血量达22433单位,年增幅在8%左右。平均每天就有4位“熊猫大侠”参与无偿献血,有效保证了临床患者的用血需求。

小夫妻同献爱心结良缘

“咱们的组织不仅可以互助,还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另一半。”沈剑说的是两位90后,27岁的蔡浩和25岁的胡杰。

27岁的蔡浩,从事机械加工职业,别看他年龄不大,却有着10年献血史,献血量高达9800毫升。18岁生日当天,因为偶遇一辆献血车,蔡浩捐了人生中的第一袋血,以此作为自己的成年礼。

此次表彰,蔡浩荣获“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荣誉会员”。在爱心之家里,他不仅交到了许多好朋友,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缘分——他的新婚妻子胡杰,也是一名稀有血型献血者。

2018年初,爱心之家组织的一场东湖磨山的线下活动,成了两人的“定情之约”。“我们刚开始在爱心之家的群里聊天,觉得挺聊得来的。”蔡浩告诉记者,他和胡杰在群里认识了两三年,经常在网上聊天,那场活动让两人从线上走到线下,美好的爱情就此发生。

2019年元旦,两人步入婚姻殿堂。结婚当天,“群主”沈剑和十几名会员,带着贺礼,一群人驱车赶往蔡浩的老家汉川,见证两位熊猫大侠的“幸福瞬间”。

博士生献血七年未间断

26岁的孙嘉旻,是华中农业大学一名攻读生物专业的博士在读生,从大一到博二,他一共献血12次,献血量达4100毫升。

作为“熊猫大侠”,常常要随叫随到。成功献血多次的孙嘉旻,却对一次失败的献血经历记忆犹新。大二的时候,正在上课的孙嘉旻接到血液中心紧急用血的电话,立马赶到中心。没想到,他因为血红蛋白偏低而没达到献血要求,想到自己没能为急需用血的病人帮上忙,孙嘉旻急得都快哭了:“医生,你多少抽一点吧!”

从此之后,每到献血间隔期的前半个月,孙嘉旻都会格外注意饮食。因为体检不合格不能献血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七年来,孙嘉旻从未间断献血,不仅如此,他还成为武汉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高校群的管理员。在这个606人的大群,他每天都会为“萌新”们科普无偿献血以及稀有血型的相关知识。

为保证献血他两次换岗

17年来累计捐献“熊猫血”9600毫升,孙建是武汉有名的“熊猫大侠”。据介绍,孙建是AB型Rh阴性血,概率大约为万分之三,比起普通熊猫血的千分之三来说,孙建属于“熊猫血”中的“熊猫血”。因为血液异常珍贵,孙建戒掉了啤酒,每天坚持慢跑,保证身体健康,随时能达到献血要求。

看到不少稀有血型之家的老朋友,他主动汇报了自己的近况:“领导考虑到我之前的岗位老上夜班,不利于献血,现在把我从保洁岗调至物业岗。”

2012年从部队转业后,孙建进入武汉公交集团工作,两次换岗,都是因为献血。刚开始孙建担任驾驶员,由于开车时不能接听电话,让他错过一次紧急献血。为了在工作的同时兼顾献血救人,他决定转岗保洁。如今,为了避免熬夜导致转氨酶过高不能献血,他又转到物业岗。

马军同样也是一位将献血当做事业的“熊猫大侠”,他是长江日报发行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从2008年开始献血的他,献血量高达37000毫升,是现场献血最多的“熊猫大侠”。

“献血后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第一反应是没想到自己还这么特别!”只要接到血液中心紧急用血的电话,马军都会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请假来血液中心献血,一坚持就是十余年。

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

“我今天帮助别人,可能明天就是别人帮助我。”家住大冶的明文芳,为了参加活动,提前一天赶到武汉。她说,2010年生孩子时,她才得知自己的血型属于“熊猫血”,当时还有医院不敢接收。正因为如此,最近几年,她每年都会去献血。

56岁的毛有才,献血已有30余年,累计献血量上万毫升,是爱心之家年龄最大的成员。上世纪80年代,他第一次挽臂献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血型是Rh阴性O型血,从此成为武汉血液中心的常客。“作为流动的血站,我们时刻准备着,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胳膊。”让毛有才有些伤感的是,自己距离最大献血年龄60岁只剩几年时间,他希望更多年轻的朋友加入稀有血型爱心之家。

对于熊猫血献血者来说,献血的方式也很重要。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沈剑呼吁,“请熊猫大侠们多献全血!”由于成分血的保存期仅有5天,但全血最多可保存35天,时间一到,这些宝贵的“熊猫血”只能充作普通血液,实在太可惜。

【纠错】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