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张宇驰)“往潜艇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会比它排开的水重,让潜艇自由沉浮就是阿基米德原理……”2019年12月11日,由湖北省科协、湖北省演艺集团出品,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人文科普音乐话剧《浮出水面》在湖北剧院进行首演,省直机关干部和市州科协、相关省属学会、高校、院所、社区群众等共计1300余人观看演出。
《浮出水面》讲述了未来人类因一次地震而沉入海底生活,小男孩“欢欢”一家在未来世界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在中华鲟“奔奔”的指引下浮出水面,最后重回陆地建设家园的故事,剧情将大量音乐舞蹈与科学知识结合,涵盖垃圾分类、人体急救、阿基米德原理、火箭喷射等多种科学知识。整场演出亮点纷呈。
剧中,中华鲟的登场让不少观众动容——作为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物种中华鲟在危急时刻带领“欢欢”一家顺利回到陆地,不仅告诉观众要爱护环境,更提醒大家与动物和谐相处。编剧杨玥接受武汉科技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看完科普剧后,大家能对中华鲟的命运更加关注。”
导演黄磊介绍,该剧准备了近半年时间,省科协提供了大量智力支持,从当下热点“人体急救”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以及青少年感兴趣的阿基米德原理,这些科普知识都经过无数次打磨,希望通过本剧能让知识传达得更生动、有效。
“PM2.5的拟人化是大家一起商讨出来的”,本剧的导演之一徐菁在剧中饰演了“水母女王”这一重要角色。她告诉记者,为了具象化环境污染问题,主创团队既询问了专家也查阅了大量资料,这不仅是对观众科普,主创们也学习到了很多相关知识。
据了解,《浮出水面》是湖北省科协为创新科普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深入推进科普教育进基层而实施的“五个一科普工程”的重要内容。主办方表示,该音乐剧的推出,是省科协创新科普方式的有益尝试,是营造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的社会氛围,深化科协系统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诠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科普实践。
演出当天,15组武汉科技报科普小记者家庭有幸成为首批观众。
“画面太震撼了,我不仅知道了潜水艇如何工作,还学习了如何垃圾分类!”科普小记者丁悦涵说道。“我最喜欢剧里的宠物狗,以后会更加爱护小动物。”小记者罗悦溪说。小记者卢文萱则表示,她通过军运会吉祥物知道中华鲟,科普剧让她学习了中华鲟的生活习性。
“下次活动我们还要参加!孩子一回家就拿起画笔记录下了观影感受。”小记者王子逸的妈妈说。科普剧将科普知识以音乐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小记者罗佳琦的家长为科普剧点赞,她说“科普知识紧贴热点,科普歌词朗朗上口,大人小孩都爱看。”“孩子对剧情津津乐道,可开心了。”丁悦涵的家长表示很高兴参加这次观演活动,让孩子不仅学习科学知识,也更加热爱地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