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群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研修班结业成果展的“婚庆”主题展厅。张含笑 摄
研修班学员坐在织布机前拍照 。张含笑 摄
“上善若水”主题展厅。张含笑 摄
带有西兰卡普元素的时装展品。张含笑 摄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 张含笑)12月16日,在中南民族大学美术馆展厅内,陈列着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婚礼现场,新娘的纱裙、花童的服饰、伴娘的衣扣、主持人的腕套等等 ,均采用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颜色艳丽,造型美观,很是新颖。
据悉,“西兰卡普” 是土家语, 翻译过来是土家铺盖的意思。土家族女儿在出嫁时多将其作为被盖,“四十八勾” 的工艺手法通常用在被盖上, 图案表达了吉祥的寓意。12月13日,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群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研修班结业成果展在中南民族大学美术馆开展,来自湖北、湖南、河北、贵州等省市的29名学员们,将西兰卡普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了一批既传统又时尚的作品,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展厅内,一系列印有“上善若水”字样的杯垫、抱枕、屏风等物品吸引了大学生记者的注意,展览现场被布置成一间优雅的茶室,观展者可在一边品茶拍照,一边感受土家族浓郁的生活气息及鲜明的民族特点。该作品设计者、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非遗研究中心的欧亚梅表示:“今后将继续创新和实践,让这些传统技艺、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从这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西兰卡普在不同领域中的运用,特别是在服装方面,令人惊艳。我们学员回到日常工作中也会继续保护、传承、创新,用我们的传统手艺助力非遗扶贫工作。”来自河北威县的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高庆海说道。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17日,市民可前往拍照打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