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脊柱巧匠”王达义:30年专注为脊柱病患者解除病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3日20:11 来源: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讯(通讯员王慧)他是湖北省脊柱外科专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部。他从医34载,精于脊柱外科30余年,专长上颈椎骨折脱位畸形、脊柱各种侧弯畸形、脊柱肿瘤等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他就是太和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王达义,刀尖上的舞者,脊柱上的巧匠,30年来为脊柱病患者解除各类病痛。

太和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王达义  通讯员供图

脊柱巧匠 为患者解除病痛

脊柱集中了大量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手术操作时若辨识不清,极有可能造成神经、血管、脊髓的损伤,严重时可致瘫、致死。在脊柱外科从医30余年,心灵手巧的王达义,用一把手术刀在病人的“顶梁柱”上精雕细刻,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

55岁的王达义1985年从郧阳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到太和医院工作,他在普外、胸外、泌外、脑外科和急诊科等科室轮转4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成为骨外专科医生。从管床换药拉钩当助手,到独立工作当主刀,摸爬滚打上10年,2000年脊柱外科成立,他被任命为医院脊柱外科病区科室副主任,2005年升任科室主任。

30年的脊柱外科工作,王达义经历无数次手术,有太多的酸甜苦辣,这其中,2008年为一位68岁的老奶奶做的环枢关节半脱位手术令他难忘。

“这种疾病很少见,临床普遍认识不足,以前这种手术,都是介绍到武汉等上级医院治疗,但这次武汉的教授受伤来不了,换专家也不顺利,思考后,我们打算自己完成手术。”王达义回忆,当时老人疼痛难忍,四肢麻木无力,这种慢性神经压迫,摔上一跤,都可能当即丧命。

环枢关节区域血管、神经密集,稍不注意就可能致瘫、致死,风险不言而喻。为了做好手术,王达义带领科室的团队在湖北医药学院的解剖室拿尸体样本反复练习,完全有把握了,才上台手术。

“2个小时就完成手术,比想象的顺利,打螺钉的骨头直径只有4至5毫米,仅比螺钉大一点,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王达义说,这次手术对科室来说,是一座里程牌,这使得太和医院脊柱外科当年成为同济、协和之后,湖北省第三家能做该手术的医院。

目前,太和医院脊柱外科一年要做2000台手术,且每年仍在继续增长,是十堰地区手术量最大的脊柱外科,在全国发展也比较好。

精益求精 做专注脊柱的医生

尽管取得了比较出色的成绩,但王达义不忘初心,始终在学习的路上。

“2000年科室刚成立时,一没经验,二没设备,导致一些大手术都不敢做,医生技艺得不到提升。”王达义说,当时一年也才200台手术,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为了赶超同行,包括他在内的医生纷纷加紧学习,虚心向业内专家求教。

“我们做不了的手术,就请业内专家过来带着我们做。”王达义说,专家来会诊手术后,他们可以亲眼目睹,当面请教,通过反复琢磨比较,将他人先进的经验变成我们自己的经验,甚至青出于蓝。

近5年,科室每年选派1名优秀年轻医生去国内外医院进修学习。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太和医院脊柱外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使得科室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水平始终能够紧跟国际最新前沿。

从医34年,王达义始终精益求精。“要做本地区最好的脊柱外科医生。”王达义对手术质量要求很高,“尽管我们的手术量还比不了北上广深的大医院,但手术质量要一样好。”

30年的脊柱外科工作,王达义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部。这其中,他主编的《脊柱外科诊断与治疗原则指南》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发行。该书将脊柱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准则进行汇总,为年轻医生进行脊柱诊疗提供了临床技术参考,有效减少了并发症风险和对病人的伤害。

王达义的经验总结还未结束。“眼看快退休了,希望能在职业生涯结束前,再发表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性文章,将我科以及个人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为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冯凯】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