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黄石探索“治土”商业化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6日23:0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郑庆列、黄少刚)以生态的方式去修复生态,为城市重塑青山绿水。1月16日,记者从湖北环境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获悉,作为黄石首家以环境修复为主业的国有控股企业,该公司立足“污染耕地修复+芦竹产业化”,探索“治土”商业化新模式。

“目前采取的耕地修复治理模式存在政府‘孤军奋战’,常规的替代作物品种经济效益较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无法解决严重的农田抛荒等明显不足。”武汉大学应用化学博士、湖北环境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黎明说。

针对上述修复模式的不足,该公司在调研多个先行区的耕地土壤修复案例以及总结分析黄石市重金属污染耕地修理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污染耕地修复+芦竹产业化”商业化模式,以推动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产业化。

“2019年,公司开展芦竹引种种植与修复试验工作。数据显示,芦竹对铜、镉、铅等重金属有着较好的富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耕地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而且相比高粱、玉米、水稻等常规农作物,芦竹具有一年种多年生,土壤适应性广,成本低,无生物入侵性,经济价值高等综合优势,非常适宜于受污染耕地的种植。”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也为下一步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真正实现将区域环境劣势打造成为产业发展优势。

针对芦竹产业化,上述技术人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依托公司的MMAP技术(矿物硅肥—微生物菌肥—芦竹—农艺措施),指导芦竹生产种植,可实现芦竹亩产6—8吨,每亩收入预计可达到2000元以上,净收益1000元/亩以上,可以很好地提高农民收入。

据悉,目前该公司已完成200亩土地流转工作,计划通过5—10年时间,分芦竹种植与修复示范、芦竹秸秆产业化利用示范、产业化示范园三个阶段实施,最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治土”商业化新模式。

【责任编辑: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