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胡剑芳 李星
喇叭铜锣顺口溜,土味宣传暖心窝;抖音视频村村响,声声提醒进屋场。
抗疫以来,在咸安区1503平方公里的抗疫战场上,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宣传作品入脑入心,为全民抗疫注入信心力量。
土玩意:喇叭铜锣“响起来”
“乡亲们,听指挥,人多切莫乱扎堆,勤通风,勤洗手,尊重科学信权威。”2月14日,马桥镇严洲村14组组长杨守林在一边敲着铜锣,一边用方言对着大喇叭喊道。
“14组15组共这条2公里路进出,天天铜锣喇叭响,还挺管用的,现在连几岁小孩子都知道要戴口罩不出门了。”15组村民王国战说。
在汀泗桥镇洪口村一条刷黑村道上,一辆宣传车正在不停地滚播咸安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公告。
“南昌路社区的居民们,近期请大家别出门,做好体温检测,若有发热请及时向社区报告,谢谢配合。”在南昌路社区,6个网格员对辖区内的26个小区防疫宣传。负责人表示,这段时间全靠这个铜锣和喇叭了,有些车子进不去的小巷道,居民也可以听到。
喇叭铜锣土玩意,成为防疫宣传战场上的香饽饽。同时,咸安区启动了村村响配合宣传,2800余个小喇叭也在村头地尾响了起来,450台宣传车进村入户上街道全天候全覆盖,营造了一个全方位的防疫宣传氛围。
新花样:顺口溜快板“上抖音”
“锣鼓喇叭震天响,街头巷尾关卡管,头痛发烧不隐瞒,返乡信息登记详。”
“亲朋好友不聚会,不然防范都白费;冠状病毒非儿戏,人多地方要远离。”
……
一首首新鲜出炉的顺口溜,配上音乐曲调,以抖音的形式在村民的手机中不时响起。
“接地气,解闷,过瘾,让人心情愉悦。”高桥镇白水村村民刘明韬说,宅在家里也可通过微信欣赏文艺作品,在轻松一笑中学到了防疫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律。
自疫情警报拉响以来,咸安区委宣传部和区文联就在各群里动员作协、诗协、朗协等百余文艺作者参与创作抗疫顺口溜,快板、诗词散文等作品,共收到作品百余篇次,并挑出优秀的顺口溜、快板等作品录成音频在云上咸安刊发,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及社区村万塆传诵。
够普及:标语横幅“硬核”上
“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找上门”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
在咸安区的大街小巷乡村,各种“硬核”标语横幅是随处可见,十分显眼。
“话糙理不糙,我们都支持。”在浮山办事处白鹤农场值守卡点,村民余杰对随处可见当地宣传标语十分理解,说可以震慑少部分不配合防疫工作的群众。
“要创新防疫宣传方式,让防疫知识和信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做到打开手机可看到,走出房门能听到,下到村里能见到,问起老百姓要知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坚实的社会舆论基础。”区负责防疫宣传的负责人要求,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全方位、全覆盖、多领域、立体式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
目前,该区印制发放了疫情防控宣传《致全区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等有关资料13.749万份,短信10万余条,制作宣传横幅5000余条,同时成立宣讲队88支,出动宣传车450辆,还利用13个乡镇场124个村6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疫知识和信息,做到防设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