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对口帮扶,武汉和郧西便心手相牵。
武汉突发疫情,牵动鄂西北郧西人民的心。
近一个月来,50多名郧西水电工两次驰援武汉,参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泰康医院建设。
能参与援建是我们的荣幸
“刚下班,正和工友一起回宿舍的路上,晚饭还没吃。”3月1日晚8点35分,记者连线在武汉泰康医院工地的水电工李洋明。
这是李洋明带领工友第二次“逆行”武汉,援建医院的第10天。
31岁的李洋明是郧西县土门镇六官坪村村民,是上海中建五局水电公司水电工,在这个岗位上,已摸爬滚打十多年。
1月27日,他从上海回到郧西过春节。2月1日,手机突然响起信息提示音,是上海中建五局水电公司负责人发来的。
李洋明还以为是一条祝福短信,仔细一看却是英雄帖:武汉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急需水电工,你去不去?
“去!这英雄帖,我接了!首先我是湖北人,武汉是我们的省会城市,也是对口帮扶我们家乡的城市,能参与援建是我们的荣幸!”李洋明给公司负责人回电话。
领到任务后的李洋明迅速联系工友柯友瑞,并在工友群发起报名参加支援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倡议书。
“去!”倡议一出,50多名工友异口同声地表示,去支援武汉,不然对不起郧西的“武汉路”“武昌路”“江夏路”“江岸路”这些武汉援建的元素!
在李洋明的号召下,分散郧西土门、香口、城关等乡镇的工友们迅速集结。
2月3日凌晨3点,10辆车在郧西十漫高速路口集结完毕,前往武汉支援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
支援武汉,没钱没物资但有一技之长
600多公里,8个小时风雨夜行,李洋明和柯有瑞一行,第二天中午分别抵达火神山和雷神山建设现场。
按照安排,李洋明和工友们负责的是水电安装。多年经验,李洋明工作游刃有余。
寒风刺骨!忙!没时间吃饭!是李洋明最深切感受。为保障工程按时完工,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
“没有人喊苦叫累,我们都想让建设进度加快点。”李洋明说。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虽然建起,但水电工程仍在实施,他和工友完成火神山的工程后,又赶往雷神山和柯有瑞带领的工友会合,参与雷神山水电安装。
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李洋明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没有物资可捐,没有资金可捐,但可以用我们的一技之长支援武汉!”
2月6日,雷神山医院逐步移交使用。李洋明和柯有瑞等50名逆行队伍,先后返回郧西。郧西县委、县政府安排专人接送他们回到各自乡镇,进行自我隔离。“虽说是隔离,其实是安排我们好好休息,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均匀,。”李洋明说。
随叫随到,再次出征武汉
2月19日中午,在郧西县土门镇的李洋明,靠着窗户,迎着暖阳,打了个盹。“叮叮叮……”又来电话了,公司负责人告诉他,武汉泰康医院有个水电维修工程,急需一批技术过硬的工人,而且是在医院隔离区工作。
“去!我马上组织工友过去。”接到任务,李洋明迅速挑选15名身体强壮、技术精湛的工友第二次集结。
2月20日中午,他们再一次驱车从郧西逆行向武汉出发。
李洋明说:“泰康医院有1000多号病人,我们每天都在隔离区病房维修漏水管道或维修马桶、电线电路,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感染,防护措施一定要跟上,必须先学会穿脱防护服,每天出工都要做三层防护。”
李洋明介绍,从泰康医院到住宿的宾馆只需10分钟,为了保障安全,每人一个单间,每个房间配置了全新的床单、被褥,一日三餐也调剂得很好。
“年前上海的公司刚接收了一个500多万的水电安装项目,公司老总安排我负责,但我请假了。”李洋明说,因为是武汉需要,我们必须随叫随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唐晓安 通讯员 杨洪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