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十堰已发案650起!警方重要提醒!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9日08:58 来源: 十堰广播电视台

随着大面积复工复产,各类诈骗又见抬头之势,骗子利用受害者在特殊时期,对资金的急需心理,设计各种骗局,频频伸出黑手。据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反馈,从1月24日至4月6日,十堰市发生65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市民“0元无息购手机”上当受骗

前不久,市民刘女士(化名)在手机上看到一条“0元无利息”购买某品牌手机的消息,出于好奇,刘女士点开该链接,页面出现一个二维码,提示她要扫描加为好友。

很快对方就通过了刘女士的好友申请,对方发来一个付款码,并发信息说,自己的网络店铺为冲销量需要先买单,成功后会立即将钱退回,作为报酬会赠送一台iPhone11。

刘女士一听就心动了,没有多想就扫了二维码并支付了5799元。可等了10分钟,并没有收到退款,反复催问下,对方以财务下班第二天退款为由拖延。

等第二天早上刘女士再找对方,对方还让刘女士继续付款一万,两天后一起退还。意识到自己上当,刘女士立即向警方报案。

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发现骗子很狡猾,微信账号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的。疫情期间,异地办案也受到很大影响。怎么帮受害者找回损失呢?

茅箭区公安分局东城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郑靖介绍,民警将计就计,让受害人继续通过微信与对方联系,给骗子说微信里没有那么多钱,需要银行卡转账。等骗子发来银行卡等转账信息后,民警一边向银行申请冻结,一边告知骗子,警方已经掌握了他的情况,勒令其主动退赃。

迫于警方压力, 10分钟后,刘女士就收到了骗子退还的5799元。

贷款类诈骗

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提供的一个案例显示,2020年2月13日,市民陈先生在家中上网时,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询问他是否需要贷款。恰好陈先生正在为缺钱发愁,就按照对方的提示,下载一个金融贷款APP,在填写好个人信息及贷款申请后,对方以陈先生征信有问题,需要缴纳手续费为由,让其转账共计6万元,之后失去联系。

投资理财类诈骗

2020年2月9日,市民吴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陌生好友炒外汇赚钱的信息,由于涉疫期间在家没事做,就想赚点钱,于是主动加其微信,通过聊天得知,对方能获取内部信息、保证100%盈利。吴女士随即在对方提供的APP上进行个人信息登记,按照对方的提示充值,每次充值过后,APP账户上的钱都在翻倍增加,在充值到15万元的时候,APP平台账户平台上显示已经盈利130余万元,直到不能提现且对方让其继续充值才发现被骗,随后报警。

买口罩诈骗

2020年2月15日,市民王先生在一个群名“义乌库存采购群”的微信群里咨询买口罩的事,于是有个人以卖口罩名义加其好友,经过商议,以2.7元一个口罩的单价,购买6.5万个,王先生通过支付宝给其转账8.2万元,但在转账后对方一直不发货,于是发现被骗。

冒充老师类诈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省市学校纷纷延期开学,并组织开展线上教育,QQ群、微信群也因此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加强沟通联系的重要平台。但近期,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群聊进入门槛低、管理不完善等漏洞,假冒学校老师身份,要求家长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家长又该如何识别、防范此类骗局呢?

1、班级群的管理员要加强群组管理,要严格设置入群验证手段,认真核实群成员身份,防范陌生人入群,发现并清理不相关的群成员。

2、家长也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遇到缴费类通知信息要及时和老师直接联系确认。

据公安部门统计,从1月24日至4月6日,十堰市共立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50起,涉案金额1500多万元。

疫情期间累计发生650起 涉案金额1500万

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负责人毛群介绍,从1月24日至4月6日,十堰市共立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50起,涉案金额1500多万元。其中,有三大类比较突出,第一类就是网上贷款,办卡类诈骗;第二类就是网上兼职刷单类诈骗;第三类就是投资理财类诈骗。这三类诈骗占到总数的80%以上。

贷款、办卡类诈骗类175起,兼职刷信誉类132起,投资理财类诈骗类93起,另外还有网络购物类35起、冒充熟人类19起、冒充执法人员类2起、交友办证类17起、短信链接类8起、银联卡异地消费类1起、提升信用卡额度类4起、中奖类2起。

民警介绍,因为大家都居家了,出门找工作,挣钱的机会少了,这样对资金的需求,对网上购物的需求就更多了,这就给不法分子造成了更大的诈骗机会和空间,所以在网上上当受骗的机会和概率也就更大了。

民警介绍,除此之外,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利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实施诈骗,以及冒充老师对学生家长实施诈骗的行为,也有发生。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是影响恶劣,成为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对象。目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我市公安机关正在加大办案力度,帮助受骗群众挽回损失。

警方提醒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百出,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便点开链接,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同时,不要轻信不明电话和短信,不要随便向他人账户上转钱汇款,以免掉进诈骗陷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防范措施

1、学习防骗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2、购物、贷款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易加入陌生的兼职群、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轻信广告。

3、谨慎转账汇款。

4、遭遇诈骗要及时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汇款转账截图、对方的电话、QQ号码、微信等联络方式和聊天记等。

十堰广电全媒体记者/蒋巍 通讯员/闫翔  王颖 彭悠

【责任编辑:宋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