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2019年度国家森林城市动态监测结果的通知》,我市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查,继续保留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绿色,正成为咸宁的城市名片。
增绿:让城市推窗见绿
晚饭后,十六潭公园内,来此休闲的居民叶蓓发现,来这里散步的居民络绎不绝。无尽的绿色映入眼帘,步道上阵阵凉爽,鸟儿在树林间飞来飞去,花朵在微风中起舞,绿植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她赶紧将这一美景用手机拍摄下来,发送给在上海定居的哥哥,让他也一起感受一下家乡的美景。
以“山青、水秀、桂香、竹翠”驰名的咸宁,如今森林环抱、林道相通、林网相连、林水相依,呈现出一幅山岚叠翠、碧水粼粼、四时花香、万壑鸟鸣、城在山中、人在林中的优美画卷。
2015年,我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为巩固和提升咸宁市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我市继续严格按照《咸宁市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设内容,以打造“中国香城泉都,江南森林名城”为目标,按照“一心、五翼、二廊、三带、三区、多点”的建设格局,从森林生态体系、森林服务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森林城市支撑体系 5 个方面,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增绿、护绿建设。
全市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森林质量不断提升。5年来,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3万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2.5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城区绿地近760公顷,新建绿色乡村 206个,完成石漠化区域封山育林1.3万公顷,完成长江防护林建设1.6万公顷,城区绿地大幅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66平方米。
52.53%的森林覆盖率成就了咸宁“天然氧吧”,365 天的优良空气指数赐予了咸宁“宜居山庄”,通过 5 年的建设,我市已形成了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护绿:让城市绿意盎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绿色空间,严格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通过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
5年里,我市先后建立了九宫山、药姑山、长江新螺段白鱀豚、黄盖湖 4 个自然保护区;为古桂花群落、南方红豆杉、环颈雉、灰胸竹鸡、虎纹蛙、白颈长尾雉等野生动植物设立了17 个自然保护小区;建成陆水湖等 6 个国家湿地公园、潜山等 2 个国家森林公园、3 个省级湿地公园;建成十六潭公园、青龙山公园、淦河公园等 25 处游园,形成了郊野、森林公园—综合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建成 1 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 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同时,咸宁还制定出台了全市湿地资源保护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办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全市7000多株古树名木均实施建档、挂牌、修剪、防病防虫、安装避雷设施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 100%。
一群群东方白鹳、小天鹅、白琵鹭、豆雁迁徙来到咸宁,一棵棵南方红豆杉屹立自然保护区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生长的同时,我市已形成水绿交融、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养绿:让城市绿色永驻
今年45岁的刘少坤在咸宁一家企事业单位工作,孩子在北京读大学,去年的春节,他的孩子带了很多外国朋友来家里做客。
“以前都跟别人说,我们是湖北的,现在在北京,我也敢说,我们是咸宁来的。”刘少坤笑着说道,我们都是咸宁城市的代言人。现在,咸宁在省内省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少外国人都知道湖北有座森林城市叫咸宁。
“我们的城市空气好,环境好,那些大城市比不了哦。”刘少坤:“小区就是公园,出门就是社区公园,上班路上处处都是公园。一年四季,咸宁都是绿色的。”
居民的底气来源于咸宁的绿色底蕴。为巩固和扩大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我市以森林城市建设为主题,建成潜山植物园、桂花园、竹类观赏园、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栽竹植桂纪念园、桂花博览馆、竹子博览馆、油茶博物馆和桂竹文化长廊等林业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举办中国竹文化节、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中国香城建设论坛、绿色经济与健康论坛、中国竹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等森林生态文化活动,提升群众对建设森林城市的参与率与支持率。
一座座公园挂牌建成,一个个居民从森林城市中收获到满满的绿色福利,一次次城市建设与景区建设、森林建设与人文建设有机融合,我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绿为体、以人为本”的城市魅力。
产绿: 让城市绿得流油
以森林城市建设为动力,我市的林业产业经济也正在快速发展壮大。
62.5万公顷林业用地,51.2万公顷森林,丰富的林业资源,让市场资本嗅到巨大商机。由此,森工企业纷纷扎堆咸宁。
“先造林再建厂,将基地作为企业第一车间。”咸安巨宁森工等18家涉林企业发出共同宣言,他们建起了5万亩板材加工原料林,实现年产值6亿元,让咸宁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板材加工生产地。
香港合基集团计划投资20亿元承包40万亩山林,从事泡桐的种植、加工业,建成国内最大的泡桐交易平台;中国造纸龙头企业晨鸣纸业两年来在咸宁造林8.3万亩,通过新造、改造逐步建成50万亩的基地规模,发展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打造生态造林、环保制浆、绿色造纸的绿色循环经济;黄袍山公司兴建了4万多亩高效优质油茶基地,还引进全国唯一的油茶冷榨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万吨……
截止目前,我市林业产业基地1525个,林业加工企业500多家,全市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中国驰名商标4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
下一步,我市将以国家森林城市动态监测为新的契机,以理念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以建管统筹为重点,以素质重塑为根本,深度打造宜居、宜业、宜赏的活力之城、动力之城、魅力之城,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新境界。
咸宁,这座被绿色浸染的城市正生机勃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