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童金健 通讯员 周干林 耿瀚涢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芒种才去,芙蓉初出,赤壁市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便引得远近游人纷至沓来。
近年来,围绕“生态沧湖”建设目标,借力赤壁市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资源优势,该区全面发展绿色生态种养,着力营造和谐宜居人居环境,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生态品牌,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新画卷。
一红一绿四时异
群贤毕至赏美景,挥毫泼墨山水间。6月22日上午,湖北省作协、省书协和省美协等领域的一群艺术家慕名来到赤壁市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感受山水田园之美。
知名艺术家刘永泽、梁必文、聂为斌、丁竹君、刘正洪和赤壁文联等一行人,踏足绿色步行道,漫游莲叶荷田,或是驻足,深吸一口湖草泥土气息,抑或稍作停留,迷醉在仲夏层叠的碧浪粉黛里。
移步沧湖荷舍,艺术家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抬手轻磨古墨,落笔信手涂抹,一朵朵荷花便再现袅袅之姿,婀娜跃然纸上。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刘永泽感慨:“这里非常适合艺术写生。到这里来欣赏映日荷花,别有一种风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理事、诗人、书法家梁必文说:“家乡的青山碧水,特别是沧湖生态荷花,是城里人休闲的好去处。”
近年来,沧湖开发区以莲荷观赏、水果采摘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重点打造水果采摘基地的同时,也致力于打造文艺创作基地,提升沧湖文化内涵和品位。
目前,全区水果基地有桑葚300亩、橘子200亩、黄桃120亩、橙子100亩,今年新增蓝莓60亩、红心橙80亩。
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赏荷,秋季休闲采摘,冬季康养修身,四时美景各异、游玩功能齐全的沧湖吸引了众多文学艺术家频频造访、驻足。
一篙一桨泛渔舟
水面开阔,冈阜起伏,植被丰富,绿树成荫。沧湖全域六水三山一分田,境内有上湖、中湖两个3000亩的湖泊,还有大小鱼塘100多个,俨然一幅天然田园山水图。
当天,木制钓鱼台上,一位50余岁的游客在休闲小钓。垂竿抛,红烟敛,大有一番“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的味道。也有三两游客橹桨戏水,一不小心,惊扰了觅食的鱼儿,“泼刺”一声,慌乱中扑腾至远处,不见踪影。
白鹭飞,鳜鱼肥,斜风细雨,披蓑垂钓,别有一番滋味。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凸显了生态沧湖的独特魅力。沧湖农业开发区党委书记舒晓军说,他们还将充分利用“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国字号招牌,全力打造国际垂钓中心等户外拓展基地,适时开展摸鱼大赛、钓龙虾等系列活动,让“渔”活起来,让游客更近距离地感受渔乡风情,使之成为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一舍一居惬意宿
沧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远近游客慕名而来,建设民宿的需求便越来越迫切。荷舍民宿——沧湖最具特色的景点应时而建。
走进荷舍民宿,从入目的第一眼,就有让人欢喜的感觉,古香古色的小楼,青瓦白墙带来的清新素雅,光颜值就是一种宁静致远的气质,住在这里,放松一下身心,释放一下工作压力,绝对是妥妥的。
荷舍的外观漂亮得没话说,房子里面也非常让人惊艳,一楼是间大大的客厅,一分为二做成了两间茶室,每间厅房都有一个非常古典的名,小点的厅叫书闲,大大的落地窗使房间通透明亮,墙饰、吊灯、墙纸,甚至茶具、香熏灯等,统统都是荷花或与之相关。
该区以“荷舍”为主题风格,充分利用闲置民房,进行室内外装修改造,荷舍之中,观景露台、玻璃阳光房、茶室、会客室应有尽有,内景布置一应俱全,让游客享受详细周到的旅游服务、美味可口的餐饮服务、整洁舒适的住宿服务。
男女老幼泛舟沧湖,在翠绿深红中沉醉尽兴。游程结束,归至荷舍,一席别具风情的“全鱼宴”、“全荷宴”闪亮登场,疲惫感顿时烟消云散。
如今,沧湖的荷风小院、长树咀农庄等民宿已成规模,能够满足游客各类需求,放松休憩,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要充分发挥我们毗邻旅游快速通道、距赤壁古战场只有8分钟车程等显著区位优势,把沧湖建设集赏花、钓鱼、游乐、餐宿为一体的赤壁市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先行区,真正让游客走进去、留下来、不舍走。”舒晓军说。
依托农业、渔业,加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正在展翅腾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