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紧密相“医” 联合共建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探索十堰人医经验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31日14:34 来源: 十堰晚报

十堰晚报讯(记者 胡恬波)2019年8月13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118个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湖北省6市入选,十堰市位列其中。这是推动新医改的机遇更是挑战。

初探“医联体”,为基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科队伍

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医疗联合体的过程中,十堰市人民医院始终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2年10月,十堰市人民医院结合国家新医改政策和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战略,首开全国地市级公立医院跨省发展之先河,与邻近的陕西省白河县中医医院合作,组建秦楚医疗联合体,专家对口支援陕西白河县中医医院,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13年9月,陕西省白河县中医医院由湖北省十堰人医全面接管,所有人员由十堰人医派驻,除已开设的儿科专业外,还根据当地就医所需,重点开设中医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大五官科、皮肤科、麻醉科、门(急)诊及药剂、检验、医学影像等专科,同时作为全县唯一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对白河镇村医疗机构主要医护人员免费轮训。“为当地医疗机构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科队伍。”

白河的成功经验为后来的“富康样本”奠定了基础。2017年11月,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丁洪成的带领下,作为社区医联体合作的先锋,首批5位专家来到了富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出糖尿病专科和血液净化基地两个叫得响的专科品牌。“除了日常诊疗,还定期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十堰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熊艳林说,让专家“沉下去”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十堰市人民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从人才、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富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授予“国家级住培基地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目前,富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来自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肾病内科、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中医科、消化内科、全科医学科、儿科、骨科、感染性疾病科、妇科等12个专科的专家,每周定期赴该中心坐诊,把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送到社区群众的家门口。

树立“三位一体”,共建紧密型医联体标杆

2020年8月1日起,十堰市人民医院正式全面托管富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志着该中心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我市城市医联体建设树立了标杆。

早在2017年7月,十堰市人民医院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城市医联体建设新模式,先后与富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老虎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山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社区紧密型医联体”协议。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紧密型医联体、专科共同体、经济融合体”三位一体的社区医联体建设模式。即从院级层面合作,按照紧密、共享、互通的原则,在保持双方机构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统筹人员调配、实现资源共享、推进信息统一、强化业务管理、合理分配利益,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鼓励医院本部各科室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专科点对点帮建,是紧密型医联体的具体化。

2018年11月,十堰市人民医院和富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辖区糖尿病、慢病患者较多的现状,开展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合作,安排三位专家长驻社区医院成立糖尿病专科,由刘宗明担任专科主任,全面管理糖尿病专科,经过近两年的运行,2019年糖尿病专科从无到有,年收入达到150余万元。“2017年12月刚来富康时,病房里只有三五个病人,最多时也只有十人左右,大多数是感冒发烧来打吊瓶的病人,当时这里只有一个治疗包和一套诊疗方案,辅助检查设备老化、准确度差。如今住院病人平均20人,住院病种也增多了,建立糖尿病专科后一半以上住院病人是糖尿病患者。”刘宗明告诉记者。

在老虎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5月,根据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医院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风湿免疫科、中医科开展专科合作,医院派驻5名专家长驻社区医院开展门诊坐诊、业务查房、培训、健康讲座等工作。

2020年7月,中医康复科采取专科托管模式,由市人民医院中医医学中心一病区全面托管,从业务、绩效管理、人员培训和特色专科建设全面介入。每周一到周六都有市人医的中医专家轮流坐诊,同时开展针灸、康复理疗、中药熏蒸、埋线、刮痧、拔罐等一系列特色中医药诊疗项目,深受辖区居民好评。

在市人民医院的帮扶下,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医疗网络互通、检验资源共享、家庭医生入户、健康档案共建、互联网医院对接、学科对口帮建、名医专家入驻、全院资源下沉等多项帮扶工作

力图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真正把市人民医院作为三甲综合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社区,帮扶社区医院发展,加快形成社区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级诊疗局面,不断提升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公卫三级联动联合 创建医卫协同信息化平台

我市城区共有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经营管理体制各不同,模式照搬存在局限性,推进医联体建设首先是要根据基层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灵活多样的形式,适应基层医疗机构持续化发展。

以老虎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前身是商业局职工医院,属公立社区医疗机构性质,但辖区范围内有中小学校两所、公立幼儿园三家,疫情之后如何做好防控,辖区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李苗苗,你已走出辖区限制范围,请立即返回。”在老虎沟社区医院,院长易勇带记者体验了一把“医卫协同平台”的管控方式。发出声音的是佩戴在学生身上的一块电子穿戴设备,“我们借助‘医卫协同平台’与辖区学校学生信息进行互通,当有学生在校出现发热等疾病时,校医第一时间将学生的健康信息录入系统,并发给学生一个电子穿戴设备,学生在来到社区医院的过程中将由电子设备对他的行走路径进行追踪,一旦超出辖区限制范围,后台的工作人员会提醒他立即返回。”

易勇介绍,这套系统是建立在学校--社区--医院三级管控模式下,当学生来到社区医院的发热门诊会接受进一步检查,再由我们向市人民医院转诊,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发展下,公共卫生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做到了信息互通,并降低了高危人员流动风险。”

既要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双向转诊,还要兼顾家庭医师、兼职校医等工作,十堰人民医院联合老虎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了方便快捷的“医卫协同”信息化平台,是协同处理应急事件的长效机制。

十堰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医协科长汪源说,“在双方密切配合下,力争尽快建成功能完善、流程合理、上下联动、提升社区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应急事件应急能力和水平并加快在全市社区医院推广”。

发挥互联网医院优势,建设智慧医联体。逐步实现公卫信息系统全面对接,达到医联体内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等信息互联互通,以互联网医院、微脉医生、社区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签约专家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实现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共享,提供信息化健康干预指导。

在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展多种形式医联体并行,十堰市人民医院始终走在前列,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一套独有的“人医经验”。

【责任编辑:卢静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