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综合新闻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白衣执甲护人民,山河无恙悄然归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7日22:28 来源: 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前不久,湖北机场集团发布了一条消息:武汉天河机场11日国内客运航班计划505架次,旅客吞吐量约6.47万人次,达到去年国内航线同期水平。

一组数据,折射着这座英雄城市的凤凰涅槃。长夜终去,黄鹤楼前的大江,依然伴清辉奔流。光谷步行街华灯初上,鹦鹉洲大桥车水马龙……春去秋来,我们再度寻回了那个“四岸三镇繁华,峥嵘谁不羡慕”的大武汉。

(一)

腊月二十九,武汉采取阻断措施。大年三十,驰援武汉的号令下达: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3支医疗队共450人,紧急赶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接到命令时,陆军军医大学的宋彩萍正在巡查病房。从临危受命到整装待发,短短4个小时里,宋彩萍做好了一切准备,唯独没来得及坐在那桌摆好了的年夜饭前吃上一口。饭菜尚温,16岁的儿子乐乐已经在机场紧紧拥抱着即将出征的妈妈。

那一天,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可危难之际,总要有人去负重前行。

那一夜,正在南京参加新冠肺炎防控督导任务的李琦教授匆忙赶回重庆集结,连家都没时间回就再次奔赴武汉;说好了今年哪也不去,就在上海陪家人的海军军医大学李文放主任再一次食言了;面对父母特意赶来包的一桌团圆的饺子,空军军医大学的张兵华匆匆吃了几口就继续忙着准备出发……

此后,一批批军队医护人员还在不断集结。2月2日、13日、17日,大中型军用运输机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乌鲁木齐、西宁、天津、张家口、成都、重庆等地呼啸起飞,梯次降落武汉天河机场。

截至2月17日,抵达武汉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人数已达4000余人,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

他们之中,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兵,也有去年刚踏入军队大家庭的文职人员;有多次在重大卫勤任务中直面生死的老军医,也有从没外出执行过任务的“90后”;有常年和烈性传染病打交道的感控专家,也不乏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非传染病专业医护人员。

人生经历或有不同,但所有逆行而来的白衣战士,有着相似的信念:“国家人民有危难的时候,如果作为军人都不站出来,那我们还能指望谁呀?”

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一群刚下飞机的火箭军女兵,并肩而行,以行李为“纽带”连成一排,缓缓走向大巴车。那道特殊的“人墙”,让观者不由联想到了1998年抗洪时的大坝,跨越时空,颜色相近的迷彩,再次筑成似曾相识的“血肉长城”。面对凶险莫测的天灾,她们又一次把同胞护在身后。

(二)

“召之即来”,更要“来之能战”。驰援武汉,于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而言,无疑就是上战场。

战时状态,白衣执甲,唯余坚守阵地的执着和冲锋陷阵的血性。

来武汉前,有些医疗队队员从未踏入过传染病病房,第一次在穿戴防护装备的条件下工作,难免会不适应。虚脱、呕吐……类似的例子,在医疗队刚到时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她们不是不想走出“红区”休息休息,可身处抗疫一线的战场,目睹着疫魔的残忍和武汉人民的伤痛,她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坚强。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段短视频。视频中,一位护士蹲在卫生间呕吐,因为空间狭窄,护士长只能站在门口关心她。她叫沈雪,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一位90后的呼吸科护士。1月29日中午,由于前一天下夜班后没有休息好,沈雪走进病房没多久就感觉头有些昏沉,坚持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缺氧带来的呕吐感一阵强过一阵。这时,一位50多岁的患者需要打留置针,患者的血管很难找,作为操作能手的沈雪强忍着身体不适,屏神定气,一针见血。处置成功后,沈雪立刻冲出病房,脱下防护服就直奔卫生间……

第二天,沈雪再次申请回到“红区”病房,她在微信中说:“一个护士最幸福的,就是能为患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儿。”

时常劝慰战友保重身体,可轮到自己时,却又往往不由自主地想为这场战疫拼尽最后一丝体力,这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是一种常态。

凌晨,宋立强快速敲击着键盘,《现有条件下救治过程的不足和思考》一文如涓涓细流从他脑中缓缓浮现在电脑屏幕上。出征武汉以来,他一边争分夺秒救治病患,一边加班加点摸索总结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这一天,是他的50岁生日,同为军医的妻子李妍给他发来祝福短信,宋立强有感而发:“五十知天命。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命。”

本该在3月份退休的护士长李晓莉,仿佛忘了自己打过的退休报告,每天激情满满地战斗在“红区”一线。一天早上,李晓莉起床后感觉身体很不舒服,趴在电脑前休息了一会。“差点就想不进了,后来想想实在不放心。”那次,她嘴里含着几片速效救心丸,和往常一样走进了“红区”……

在请战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不计得失,无论生死”。在前线的每一次忘我冲锋,生死自然多已置之度外,而他们也确实在实战检验中证明了“不计得失”的赤诚。医疗队队员中,许多都是原来单位的科室主任、护士长,而来到前线的新岗位,他们任劳任怨,尽忠职守。来自战略支援部队某医院的科主任盛华,在前线和自己科里的年轻人一样,干起了阔别十几年的管床医生;某医院门诊部护士长董红娜,来到前线后干起了洗消员,后期还慢慢变成了贴心的“清洁工”,开发出许多新“技能”……

在外人看来,岗位变化了,心中难免有些落差。可他们自己却很坦然,“无论被组织分配到什么岗位上,干好就是了”。

没有私心杂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了打赢,一心为了践行人民军医的光荣使命。因为在他们心中,“我是个医生,来了就是要救人的。”

(三)

“零感染,打胜仗”,这是前线医护人员们常说的一句话。军队医护人员不仅有敢打必胜的勇气和毅力,更有战胜病毒的技艺和底气。

陆续抵达前线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汇聚了全军各大医院的精兵强将,许多一线专家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声名远播的领军人才。他们中,有的在边境作战的连天炮火中救死扶伤,有的在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成功救治全球第一例患者,有的在抗击埃博拉时第一个走进感染病房……

除了“单兵素质”的过硬,人民军队高效协同的体系化联合保障在这场抗疫大考中初露峥嵘。在这场与死神抢时间的生死竞速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联合制胜,让来自全军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尽快形成战斗力,是这场抗疫的关键一环。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马凌对一次紧急抢救记忆深刻。有一天,19床的一位老人突然出现致命性心率失常。马凌赶紧带着和他搭班的医生王闯赶过去,经过紧急处置,30秒后,老人转危为安。回想起来,马凌很后怕。“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晚一点人就不行了。”而令马凌同样印象深刻的,是他与不同医院战友之间的默契配合。他的搭档王闯,是一名27岁的呼吸科医生。以往,大家都在努力搞好自己的专业,而近几年,一些常用的急救操作成为大家共同的必考必练课目,战友之间合作起来更为默契,面对突发状况时也就更为得心应手。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抗疫大考中,军队卫勤系统用娴熟的技艺与默契的配合,交出了一份不负人民的答卷。

(四)

不负人民,不仅是筑起一道抵御病毒的屏障,更是要与病房中的人们心意相通。把患者视作亲人,是每一名队员的共识。

在查房时,盛华主任发现有一位80岁的老奶奶情绪低落。原来,老人发热后,儿子和儿媳也陆续发热,她怕是自己传染给家人,既焦虑又委屈,担心回家后没法向家人交代。盛华得知后,和她解释:“这个病潜伏期长,您抵抗力弱,所以才最先出现症状。”老人的口音很重,盛华在隔壁床患者的帮助下和她聊了很久,老人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老人出院时,盛华又专门给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分别打电话过去说明情况。对于所做的这一切,盛华觉得很正常,“家人受委屈了,自己当然要帮忙”。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73岁的陈爷爷突然独自搬着凳子坐到了西走廊尽头的窗户边。院感规定走廊属于“黄区”,护士劝老人回房休息时,陈爷爷说:“我老婆走了,我今天刚知道,我想晒晒太阳。”了解情况后,感染七科护士长楚立云蹲在老人身边陪着他,两个挨得很近的身影,都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半个小时后,老人的情绪稳定了一些,看到护士长“赖”在身边就是不走,主动提出回病房。因为蹲的时间太长,楚立云的腿早就麻了,起身时险些摔倒。

每次进“红区”时,护士长楚立云都会在防护服上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电话并标注:“有事请呼我。”在武汉的这些天里,楚立云的电话24小时开机,许多患者都加了她的微信,经常有人直接给她打电话咨询病情。听说有患者失眠,楚立云会为她精心挑选有助于睡眠的音乐;听说有患者康复后计划要二胎,楚立云主动把自己女儿前段时间准备的优生优育“攻略”打印出来给她。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特别喜欢翻垃圾箱,拦不住、劝不动,楚立云就和护士们耐心地在她身后跟着,随时准备保护她。

真心也换来了同样诚挚的真心。“谢谢你们,谢谢解放军!”类似的赞誉,每天都在各个病房中“循环”。看着患者眼中溢出来的对人民子弟兵的浓浓依赖与信任,每名医护人员,都觉得不枉此行。

每当又有人出院时,病房里都会洋溢着喜悦的氛围。看着一个个家庭再次团圆,医护人员们总会笑得比患者更开心,既是觉得无愧戎装,更是因为患者的那一句祝愿:“等我们都出院了,你们也就能回家了!”

(五)

令许多医护人员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凯旋那天真的来临,大家反而多了些怅然。

当护士长楚立云亲手为科室贴上封条时,坚强的她,再一次哭了。她知道,今日一别,倾注着她所有心血的科室将永远留在了回忆中。很多年之后,若她和战友们故地重游,这栋她们曾经战斗过的楼里,每天都将多出无数呱呱坠地的小宝宝。

想到这儿,她擦了擦眼泪,笑了。

随着武汉市现存确诊患者越来越少,许多康复出院的患者都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就快要回家了。每天,都有许多从康复驿站解除隔离的康复者在微信群中问楚立云:“护士长,你们是不是快走了?等你们凯旋那天,我们一定去送你。”

还记得,来的时候,在全国人民的殷切的目光中,她们乘军用运输机降落在空旷的武汉天河机场,坐着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的军用卡车前往驻地,路上,只能见到零星的几辆车。

走的时候,她们没有告诉任何人,乘坐的大客车默默融入熙熙攘攘的车流,除了居住的宾馆和机场的志愿者,便只有路边行人偶然间的一瞥,才会发现车窗里若隐若现的迷彩。

虽然没有鸣笛开道、没有长街欢送,但路上同行的车辆,便是她们最好的“践行”礼物。

匆匆而来,悄悄而去,聚是一团火,散若满天星。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的战友,都未能记住彼此摘下口罩的样子。

相濡以沫,亦将相忘于江湖。昼夜奋战在前线的数千名医护人员,大部分人都是无名英雄,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在执行完这次任务之后就将退休,有许多人在执行完这次任务之后就将脱下军装,也有许多人,刚脱下军装不久却再次选择逆行。

当国家危急,他们赴汤蹈火,待山河无恙,他们悄然离去,复归“无名”。

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救灾……那些令人们印象深刻的“逆行”,似乎都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告别仪式。因为,逆行的主角,那支赤胆忠心的钢铁洪流,已趁夜色悄然而去。不过,我们相信,他们还是会在淡出人们视线的地方,枕戈待旦,随时准备着下一次党和国家的召唤。

他们的姓名,或许无人知晓,或许终将被冲淡在时光长河之中。但是,我相信,任世间沧海桑田,若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每一位在前线奋战过的医护人员,都可以挺起胸膛,俯仰无愧。

而每一位亲身经历过这场灾难又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的人,回望这个春天,也必将庆幸生于这个伟大的国家。

作者:马嘉隆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