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年度向北方供水量创历史新高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效益显著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6日10:05 来源: 十堰晚报

丹江口水库泄洪的壮观场面。(资料图片)

十堰晚报讯(记者 朱江)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2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通过陶岔渠首供水量达到78.2亿立方米,相机实施受水区生态补水22.93亿立方米,达到2014年通水以来的最大值。记者换算发现,十堰黄龙滩水库的蓄水量达12亿立方米,该年度的供水量相当于给北方送了6个黄龙滩水库的蓄水量。

年度累计供水与生态补水,同比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3月,针对前期丹江口水库实际入库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多的情况,长江委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委属相关技术单位通过远程办公、视频会商、电话沟通等方式,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2020年3月至6月中旬消落计划,明确了丹江口水库汛前逐月消落水位目标,合理安排丹江口水库供水流量,并适时增加生态补水水量。

4月,长江委结合汉江及丹江口水库水雨情实况和来水预测分析,组织制订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加大流量输水工作方案,提出丹江口水库具备加大供水条件。

根据水利部的工作安排,4月29日至6月20日,陶岔渠首实施加大流量输水。5月9日8时30分,陶岔渠首供水流量首次实现420立方米/秒供水,整个过程历时53天,不仅提前完成年度生态补水任务,还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能力及加大流量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检验,为缓解北方受水区用水紧张局面、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水源条件。

按照水利部批复的2020年度丹江口水库优化调度方案,根据丹江口水库实际来水蓄水情况和水文滚动预测预报,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长江委实施了丹江口水库优化调度,及时增加汉江中下游下泄流量,有效控制了水库水位,减少水库弃水。与此同时,利用充足的洪水资源,继续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加大流量输水,相机增加向北方各省市的供水量。

结果显示,一期工程运行良好,调度平稳有序,其间输水19亿立方米,全长1432公里的中线干渠工程经受住了重大检验。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次以设计最大流量进行输水,验证了工程大流量输水能力,膨胀土段、地下采空区渠段等特殊地质区段也经受了全面检验。

据介绍,运行管理单位收集大量监测数据,复核了加大流量水面线,并与原设计的加大流量水面线对比,分析出总干渠渠道及各种输水建筑物的输水能力。全线监测数据显示,工程满足加大流量输水设计工况,这为中线一期工程全线竣工验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引江补汉工程的前期工程提供了有效数据。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渠首年度累计供水量78.2亿立方米,相机实施受水区生态补水22.93亿立方米,同比均创历史新高。丹江口水库的防洪、供水、生态、发电等综合效益,取得显著成效。

全力保障雄安新区用水,累计输水6000万立方米

截至 2020年 9月 26日 20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惠南庄泵站2019—2020年度已累计向北京供水5.31亿立方米,提前34天圆满完成本年度北京供水计划。

据了解,自2019年11月1日年度调水之日起,惠南庄泵站经历了设备全面检修及功能完善、汛期输水等重大阶段,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从2020年5月26日机组启动,泵站恢复双线加压运行方式,入京总流量控制在50立方米/秒左右,每日输水流量432万立方米。目前,惠南庄泵站累计向北京输水约57.81亿立方米,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指标,直接受益人口1200余万,有效保障了北京的供水安全,改善了居民生活用水条件,遏制了北京地下水位下降,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截至2020年10月10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2019—2020调水年度累计向天津供水12.05亿立方米,提前21天完成本年度天津市供水计划。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天津干线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已实现2100多天不间断供水,累计供水超过56亿立方米,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以上标准,供水范围覆盖天津市除蓟州区外的其余15个行政区,近千万市民受益。

丹江口水库的一库净水,已经由规划时的补充水源变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成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此外,滚滚而来的清清汉水,在天津干线通过河北省境内容城、雄县、白沟的3处分水口,累计向雄安新区分水超6000万立方米,全力保障雄安新区用水,工程效益更加显著。

在提高污染防治能力,确保一库净水永续方面,作为水源地的十堰很拼。据了解,当今在全球有30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十堰就应用了跌水坝、曝氧系统、湿地泡等21种,成为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近年来,十堰先后兴建污水处理厂94座、垃圾处理厂38座,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设施密集度位于全国地级市前列。十堰西部垃圾填埋场还是国内首个运用红菌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

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坝区库首、核心水源区,肩负着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重大历史使命。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标准,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提到水源地十堰

“这是京津冀豫四省市的水源,中国最大的水井!”近年来,十堰累计投入约30亿元,大力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管污六大工程,累计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400多公里;清理网箱18.2万只,关闭规模化养殖场134家,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耗能企业560家,对全市1578个村庄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以前,流经十堰的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为啃下5条不达标河流治理这块“硬骨头”,十堰对5条河流域沿线80多条支沟、近千个排污口等进行大规模牵头整治。

在治理“五河”过程中,十堰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创新采用先建设后付费方式,对好的污水处理技术全面推广,让不达标者退出市场,最终引入碧水源、深港环保、北京排水集团等多家第三方治水公司,采用膜工艺、人工快渗工程、红菌技术等27项先进污水处理工艺,200多名环保专家融入十堰各领域污染治理之中。目前,官山河、犟河、剑河已持续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Ⅲ类,神定河、泗河于2019年相继消除劣Ⅴ类水质。目前,十堰又在神定河筹建一座1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计划2021年底完工。届时,神定河水质会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提升到150立方米,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汉水已占北京城市供水的73%,十堰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水井”。“我的家乡是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在今年国庆档备受期待的喜剧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第一个故事单元结束后,影片视频中一位女孩忽然说出的这句话,让十堰的影厅顿时沸腾!此时,十堰观众感到格外亲切,瞬间激动。

记者发现,不少市民看完影片后发朋友圈或微博留言:“电影里说到‘我的家乡是湖北省十堰市’的时候,观众们沸腾了,大家很激动啊!”“我和我的家乡,湖北十堰出圈了!”“好激动呀!祝福我的祖国,祝福我的家乡,祝福十堰。”“为我十堰有一句话台词,骄傲一下啊!”

【责任编辑:郑傲兰】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