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戮力同心谋幸福 ——茅箭区武当路街办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18:09 来源: 十堰日报

开展乡风文明活动

入户了解贫困户需求

秦巴生态植物园

易迁安置小区

十堰日报讯(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鲁霞 黄金龙)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贫困,茅箭区武当路街办全体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当仁不让地踏上没有硝烟的战场,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役。2014年,武当路街办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指挥部始终高举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旗帜,坚持部门协作,各司其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同年,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挺进辖区3个村,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来自包联区直单位、街办及各村的129名包联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结合各户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措施,帮助辖区3个村225户5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生活有“声”有“色”——

路通了,基础设施完善了

2017年12月8日,随着武当路至马家河桥梁和隧道的通车,马赛路宣告全线贯通。这条茅箭“最美公路”使得茅箭区武当路街办马家河村村民出行更方便了,双向两车道的标准二级公路沿途修建了一些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不同主题的小游园,配建了各具造型的公厕,依路而修彩色自行车道,每到周六、周日,游客络绎不绝,也带动了村上的农家乐收入,马赛路成为了一条 “网红路”、“致富路”。有了这笔直、平坦的柏油马路,年轻人驾着私家车,老年人骑着电动车,迎面互送一个笛音,乐呵呵地奔向美好生活。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变,在3个村随处可见。2014年以来,武当路街办共计建设通村通组道路50余公里、便民桥3座、小型饮水工程设施等基础设施20余个,村民出行方便了,农副产品及生活物资运送畅通了,生活也变得甜蜜蜜。

幸福有“根”有“底”——

新房建成了,环境改善了

2016年、2017年马家河村、顾家村21户贫困户分别拿到了各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家门钥匙,从破旧偏远的土房搬迁进了漂亮整洁的安置小区,告别了 “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房”,道路直接通到家门口。

保障住房就是保障致富根基。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武当路街办3个村抢抓“消危减土”、项目拆迁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机遇,积极争取政策,着力解决村民住房保障问题,3个村村民居住环境得到巨大的改变。小区内建有活动广场、农家书屋、便民超市、医务室等,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搬迁的贫困户个个喜笑颜开。“改灶”“改厕”,家家拆除了大锅灶,用上了环保节能的新炉具;户户扒掉了茅厕棚,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洗手间;村庄内外也整洁有序,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

如今,3个村全部接通了宽带、用上了数字电视。有些老人扔掉了老人机,用上了智能手机、无线网,微信视频和抖音、网络购物和游戏成为他们对外联络、生活消费和业余消遣的主要方式。这些老人们真是“人老心不老”。

绿色是发展底色。环境在变,生活在变,村民的日子天天都在变。大家早已懂得了健康生活,追求着更多更好的精神享受。村子里的健身器材接待不暇,徒步队队伍日渐壮大,广场舞的大妈大爷们热情高涨,不时地还开展送戏、送电影、送技术、送法律下乡等普及活动,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发展有“钱”有“势”——

产业兴旺了,日子富裕了

2018年3月31日秦巴生态植物园正式开园。秦巴植物园位于马家河村,是十堰市首个以生态冠名的植物园,景区规划占地16800亩,总投资5.6亿元,以“基地+旅游+农户”的方式建设旅游扶贫项目,入选了国家和省级优选旅游项目。

自秦巴生态植物园落户马家河村以来,流转马家河村土(林)地,年支付土地流转费近百万元,聘请60余名本村村民在园区常年务工,年支付村民工资20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同时,投资1200余万元配套完善了竹源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安置64户搬迁群众住进了花园式洋房。景区建设过程中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村民增收和村民脱贫致富,改变了村容村貌,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几年来,武当路街办紧紧围绕茅箭区“三纵一横”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产业为抓手,秦巴植物园、龙王寨珍稀中草药合作社、龙泉果茶专业合作社、百果采摘园等一个个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逐年建立起来,同时以劳务输出产业及小规模农副产品生产为辅助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势头强劲不可阻挡。结合街办实际,成立了十堰市马家河村林盛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入社414户799人,其中贫困户138户305人,合作社年平均利润6万余元,入社贫困户家家都能拿到分红。该街办自2014年以来共计开发扶贫建设项目40余个,发放农户小规模种植养殖补贴157户次48.2万元,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收入大幅度增加。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生产生活的热情也逐年提高。2018年底,街办3个村225户520名贫困户全部通过了脱贫验收,2019年初经过国家第三方测评顺利全员脱贫退出。

帮扶有“心”有“意”——

政策落实了,感情到位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多年来,武当路街办不断推动扶贫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各项保障政策陆续出台,医疗、教育、就业、兜底保障等扶贫相关政策日趋完善。

自2014年以来,该街办共发放教育补助322人次,“雨露计划”65人次,务工补贴482人次,落实低保、特困供养、重点(困难)残疾人等98户115人兜底保障政策,为辖区225户520名贫困户购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家庭成员人身意外保险等,落实新“985”政策及一站式报销结算政策,贫困户生病住院可直接从医院报销减免相关费用。

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全脱产驻村,走村串户宣传扶贫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协助发展产业;包联干部时常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户一策制定脱贫规划,对待贫困户如家人般的关心、关怀、关爱,“帮扶真、真帮扶”。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保障,帮扶干部的悉心帮扶,彻底解决了贫困户村民的后顾之忧。

未来多“姿”多“彩”——

精神充实了,乡风文明了

脱贫攻坚富了 “口袋”,武当路街办又把目光投向了“精神短板”,街办3个村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扶志教育活动、丰富多样的脱贫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分层分类多种形式宣讲扶贫政策、脱贫典型、致富经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并为今后加速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马家河村先后被评为 “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十堰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该街办减少发钱发物、大包大揽,增加激励奖补、以工代赈,让脱贫群众主动参与扶贫项目建设,发展致富产业,巩固“造血式”脱贫的成果。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孝心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环境卫生示范户”等乡风文明评比活动,引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教育引导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开展“广场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促进邻里更加和睦。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今的武当路街办3个村,美丽宜居,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迎接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郑傲兰】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