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大美赤壁·民风篇②|赤壁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坪花鼓戏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0日10:09 来源: 赤壁网

茅坪花鼓戏

相传有二百多年历史

主要流传于

赤壁市官塘驿镇随阳山区茅坪等地

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茶余饭后、逢年过节人们总想听一段

茅坪花鼓戏(又名皮箩腔),是赤壁市的地方戏曲。该剧的形成,是由随阳山歌加上外来剧种演变而成。这一古老而艳丽的艺术之花,盛开在山乡田野的万花丛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曾经一曲以随阳山歌为题材的《桔园新歌》上中央电视台不能说这不是一大震撼!

茅坪花鼓戏具体创立年代,究竟在何时,尚无文献可鉴。但关键一点,从时间延伸判断来推测,皮箩腔从乾隆、康熙年间一直流传至今,不无道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茅坪村的陈正明以及当地剧团的艺人,将皮箩腔由板式、锣鼓加伴唱的形式,加进了弦乐伴奏,并且废止皮箩腔之说,正式定名为茅坪花鼓戏。

在旧社会唱《皮箩腔》,都是男扮女装所有花旦、正旦、闺门旦、武旦、刀马旦、刺杀旦、泼辣旦、玩笑旦、娃娃旦以及丑旦的角色大都由导演或有一定声望、有艺术成就的艺人担纲,禁止妇女登台。

一九八三年,随阳曾设立镇政府机构,文化站长李松柏同志负责组建的三个村的乡剧团,每个剧团少则十六人,多达二、三十人。

每当文化站组织在镇政府礼堂演出,山民们听说有茅坪花鼓戏,跋山涉水,甚至打起灯笼举起火把,一走10多里路赶来看戏。

茅坪坐落于葛仙山脚下,在茅坪高屋这个几辈人传下来的大宅子里一支由村民们自发组建的茅坪花鼓戏剧团每周四风雨无阻在此排练或演出。

简易的老屋内,乃至周边或者就是本村里的演员们把每一次排练都认真的当一次演出来对待,妆容、服饰、一丝不苟地准备起来。

打锣鼓的陈学元老艺人也是《茅坪花鼓戏》传承人之一

聊起茅坪花鼓戏说,这里的村民介绍,过去在村里文化生活不是那么丰富的时候,花鼓戏是大家劳作之后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必定少不了一场表演,祖辈们一代代传承至今,可见当地的淳朴民风,有些父辈甚至从业茅坪花鼓戏一辈子,几十年如一日,有的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拉胡琴、吹唢呐、打锣鼓样样在行。

清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随阳茅坪村花鼓戏演出活动异常活跃。涌现出陈学云、陈道如、陈明新、陈学顶、陈学规等一批代表性的演员。新中国成立后,茅坪花鼓戏得以新生,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注和扶持下,成立了茅坪花鼓戏剧团,2009年列入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茅坪花鼓戏”入选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茅坪花鼓戏,可称之为赤壁市地方戏曲的一枝独秀。

茅坪花鼓戏主要流传于随阳茅坪一带,它是在鄂东南踩高跷、采莲船等民俗表演形式上不断吸收和融合其它剧种的声腔和表演逐渐形成自己方言及特色的乡土戏曲。

从演员的表演及语言上分辨看,说唱的内容既有历史故事,又有当下新时代发生的点点滴滴。

虽然有些演员们年岁已高,但戏中人物情绪的表达却是很有做派,听不太懂方言的观众顺着表演的节奏揣摩剧情的发展。

当艺术融入百姓,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才会越加绽放光彩,也一定是会生动许多。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无疑是画家艺术家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地方。

保护国家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广大农民,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了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代代发扬光大。

茅坪花鼓戏

可称之为赤壁市地方戏曲的一枝独秀

2009年列入

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8年入选

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花引来万花开

但愿茅坪花鼓戏这朵奇葩

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增添新的色彩!

【责任编辑:阮琼】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