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2月5日电(记者侯文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近日揭示了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病原体在寄主体内的侵染过程和生活史,并明确了根肿菌寄主抗性和非寄主抗性反应的发生时期,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植物病理学》和《微生物前沿》上。
据介绍,根肿病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一种传染性强的植物病害,该病害由原生生物根肿菌引起,主要危害植物根部,但根肿菌在寄主植物上的侵染循环过程一直不明确。近年来,根肿病在我国湖北、四川、陕西、安徽、湖南等油菜主产区蔓延,对我国油菜产业和粮油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利用多种荧光化学物质对侵染过程中的根肿菌进行活体标记,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成功解析了根肿菌在寄主体内的侵染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该团队通过比较研究根肿菌在寄主作物油菜和白菜不同抗、感品种中的侵染差异,以及在非寄主作物小麦和大麦中的侵染过程,明确了根肿菌寄主抗性和非寄主抗性反应的发生时期。这些研究将为解析植物抗根肿病机制,有效控制根肿病发生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