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讯(记者谭明猛)12月4日,《中国好人宋忠桥》微电影在宋忠桥的家乡首发。该微电影一经首发,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刷屏。荆楚网(湖北日报网)等媒体报道后,人民号、中国文明网、湖北文明网、武汉文明网、学习强国、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平台纷纷关注转载。微电影背后的故事,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好奇,记者就此揭开其神秘面纱。
微电影开机留影。 (剧组供图)
“我不是演员,也没学过表演,不会拍戏”“我这个周末,下个周四,要去做义工”“志愿服务队有好多事要做”“我哪里知道拍电影要拍那么长时间”……据制片人袁丽娜介绍,面对本色演绎自己的中国好人宋忠桥,一开始他是拒绝的。
微电影开拍在即,为力求还原人物事迹,剧组强烈要求宋忠桥出演男一号,可开拍前宋忠桥又打起退堂鼓。袁丽娜劝道:“都是讲的真事,您自己来演,真实再现,多难得。”宋忠桥顾虑重重,还说:“我给钱,你重新找演员来演……”
12月8日,记者采访袁丽娜时,再谈起这个事,她依然很着急:“没办法,只好打苦情牌,我说就要开机了,整个剧组二十几号人,还有其他演员,所有的电影设备全部到了,明天主演到不了场,要我怎么办,我当时真的哭了......”宋忠桥是好人,他看到袁丽娜急哭的样子,只好勉强答应了。
宋忠桥说的是大实话,他的确不是演员,而且还属于一点演戏细胞都没有的人。平时和大家聊天都挺好,一到开机,他面对镜头,什么时候都是一个表情。数不清次数的NG,才拍了两天,宋忠桥就直吐槽:“拍电影,太折腾人了!”
面对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也没有表演天赋的宋忠桥,擅长纪实类题材创作、曾执导过多部都市栏目剧、微电影和MV的80后青年导演张敬才自有一套。
拍摄宋忠桥与父亲对手戏中的片段照片。(剧组供图)
有一场宋忠桥与父亲的对手戏,面对父亲的指责,宋忠桥不服气。张敬才没有像平时一样和宋忠桥讲戏,就说了一句话:“宋老师,您就拿梳子,在头模上使劲梳、拼命梳。”剧组上下憋着笑,只见宋老师挥舞着梳子,将当时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发挥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次,拍宋忠桥应聘理发师那场戏,两次碰壁,让宋忠桥想起了当时的情境,触及伤心往事,宋老师完全不在状态,表示不想拍了。张敬才趁热打铁,故意说“还要拍另外两家店的应聘镜头,不拍完就不收工”。宋忠桥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接着拍。果不其然,宋忠桥极不情愿地“开工”,恰好将面对求职接连受挫,很沮丧而又不得不继续求职的那种“强颜欢笑”表现得恰如其分,而这一切,都在导演的“规划”之中。
拍摄宋忠桥应聘理发师的场景。(剧组供图)
据了解,宋忠桥自幼因病致残,至今离不开拐杖。下岗后,他自己创业开理发店,创业成功后 持续扶残助残,他先后荣获“荆楚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武汉疫情期间,他加入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成立义务理发小组,带着徒弟为医务人员免费理发2476人次,为16支援鄂医疗队服务,公益联盟被团中央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宋忠桥荣获“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称号。
为拍好微电影,袁丽娜、张敬才等先后三次深入探访宋忠桥,也探访过宋忠桥的许多朋友,因而,整个剧组对宋忠桥的经历非常熟悉。张敬才说:“剧组成员都非常佩服宋老师,能为‘中国好人’宋老师拍片,是我们的荣幸。作为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宋老师自己来演男主角,肯定有难度,但所有的事情都是宋老师的亲身经历,也有优势。我们需要做的是最大限度的引导,协助和调动宋老师进入情境和情绪。宋老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把这二十多年的重要事件再现,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已经做到他所能做到的极致。这部片子,宋老师的本色演绎是非常大的亮点。讲好中国故事,拍好中国好人,是我们剧组最大的收获!”
据悉,这部微电影由蔡甸区委宣传部、蔡甸区残疾人联合会和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打造。剧本创作之初,片名从《传承》到《驭梦前行》,再到《中国好人宋忠桥》,曾十易其稿,最终片名定为《中国好人宋忠桥》,时长25分钟。剧本根据残疾人美发师、楚天名匠、荆楚楷模、中国好人宋忠桥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故事情节真实感人,立意深刻,一经推出,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