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烟草

身残志坚 走上“羊倌”大道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10:50 来源: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周潞)说起叶时晏,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汉楼村村民就连连称赞。他是闻名当地的养羊达人,脱贫致富的楷模。

2019年,他在武汉市8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脱颖而出,被武汉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武汉市十大脱贫攻坚典型”。

叶时晏,今年35岁,2005年在外打工时不慎失去了右手,经鉴定为三级残疾。其妻子因患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还有2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2014年被确定为市级建档立卡贫困户。

沉重的生活负担让他一度消极过、迷茫过。日常生活困顿,只能仅靠父母、靠政府低保补助等生活。

消沉一段时间后,叶时晏意识到自己必须面对现实。家庭重担在身,不能等、靠、要。外出打工受阻,他就在村里捞鱼摸虾补贴家用,但根本入不敷出。左思右想之下,他萌生了养羊的念头。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因对防疫和羊舍羊群生活环境管理不熟等,经历了多次失败,一度曾想要放弃。

变化缘于扶贫工作队进村。

2015年底,武汉烟草专卖局(公司)、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对口帮扶汉楼村,成立了驻村扶贫工作队。

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叶时宴讲述了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想要进行黑山羊养殖的愿望。

2016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方奔走,积极协调下,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成功为其流转土地,并帮助他在潘塘街土地管理所争取到建设羊舍的用地许可,使黑山羊有了固定的放牧场所,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2017年,驻村工作队协调潘塘街农商行为他办理了3万元的免息小额贷款,他用这笔款项,进一步扩大养殖品种和规模。

2018年,黑山羊养殖规模已达到100多头。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

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罗友发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为他请来了武汉市动物防疫站龚主任,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与培训,全面提升了养殖的生产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虽然受到疫情的一定影响,但他的养殖规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黄牛、鸡、鹅的养殖,并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积极用手机抖音等媒体宣传自己,增加销售平台和渠道。

目前,叶时宴全家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余元。这位自强不息的汉子,用自己的勤劳为妻子孩子撑起了一片天。

当谈到以后的打算时,叶时晏充满自信。他说,“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感谢武汉烟草专卖局、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驻村扶贫工作队一直的支持、鼓励与帮助。我以后将会更加努力,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我还计划将这几年积累的养殖经验传授给其他贫困户,带动汉楼村乡亲一起奔小康”。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