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烟草

黄陂烟草:项目帮扶搭起扶贫“爱心桥”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10:45 来源: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汪婷)武汉的秋天来的猝不及防,相比略感寒瑟的气温,武汉黄陂区局的一众党员正满腔热忱准备前往二十多公里外的仙台寺村,为今天即将动工的扶贫项目增能添力。

仙台寺村是黄陂区局的对口扶贫村,这座位于山区的小村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宛如深山中宁静美好的“神女”。然而,“贫困”二字却如同脸上一块硕大的胎记,破坏了这份宁静与美好。自2017年起,仙台寺村正式成为了黄陂区局的帮扶对象,村中14户村民成为了重点帮扶户。 从那一天起,以区局党总支为核心、全局上下齐心合力,都在为村庄脱贫脱困而不断努力着。

项目一:从环境着手,焕发村容村貌

仙台寺村自然风光十分秀美,但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偏僻,大量青年人口外出打工,而村内老弱体力有限,致使大量村务堆积,首当其冲的就是村内公厕问题。仙台寺村以传统旱厕为主,尽管村庄在2014年申请修建了公厕,但由于年头的侵蚀和管理人员的匮乏,公厕问题逐渐变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年久失修,村民如厕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清理困难,环境气味影响村庄形象。因此,经过村民投票,由当地村委会提交申请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村内公厕改造。黄陂区局接到申请后,当即行动,历时半月,通过派遣驻村队员实地考察并聘请专业人员实测评估,规划出整体修缮方案。随后,在区局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审批、立项建档、资金到账在短短一周内迅速完成。之后的一个月里,区局驻村扶贫队员沉下身子扎实干,与当地村民同进同出,一起参与改建工程,并共同制定了定期公厕清理轮换制度。如今的仙台村不仅摆脱了以往“进村臭”的尴尬,而且正以她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外来者。

仙台寺村新建公厕,整洁卫生

项目二:从堰塘入手,改善村民生活

结成对口帮扶队子后,黄陂区局一边紧抓实干帮助仙台寺村解决棘手问题,另一边派遣驻村扶贫小队开展实地调研,统筹规划仙台寺村脱贫摘帽的新路子。村湾地处黄陂远郊,每天只有固定的两班车进出,交通极为不便,商业难以运转,而且该村以山区自然风景为主,缺乏奇景亮点和人文景观吸引力,旅游业发展潜力极小。因此,村里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而回村发展的屈指可数,进一步加剧了贫困现状。经过系统分析和综合研判,黄陂区局尝试以发展农业项目助推仙台寺村脱贫脱困。为此,区局先后两次申请近三十万元的帮扶项目资金,为该村修缮当家堰塘。该项目不仅有助于净化往日水藻杂生的堰塘、美化村庄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堰塘重修,可以疏通灌溉渠道,能为缺乏劳动力的仙台寺村减轻引水重担。历时一年,该项目终于突破疫情桎梏,将于今年十月份正式动工。

仙台寺村当家堰塘现状,急需修缮

项目三:从关怀起手,提升精神空间

扶贫工作不仅仅是帮助人们摆脱物质贫困,更需要的是让深陷困境的贫困户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日常生活的拮据限制了仙台寺村村民们的文体娱乐活动,闲暇时间的空窗加剧了村民们的精神贫困。在实地走访中,黄陂区局发现仙台寺村没有共享的村湾“公共空间”--即供村民日常集体休息、彼此情感共享、思想交流互鉴的区域。针对此,黄陂区局上下集思广益,最终提出以“党的关怀”为主,为村民打造自己的活动空间,让“党的光辉”照到每位仙台村村民的心中。以位于村湾中心的村委会为基础,黄陂区局主动帮助村民新建“党群活动中心”,添置室内运动设施,组织员工捐献图书,并号召村内党员广泛动员群众踊跃参与村庄建设。以点带面,人员的聚集引发村湾社会性复苏,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在闲暇时散步到活动中心,不论是围坐一起家长里短,还是三五好友打小球下象棋,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湾活力得到极大提升。

仙台寺村新建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正召开党员大会

疫情期间,黄陂区局副局长黄立新携党员入村送物资

区局党员前往仙台寺村开展助力“村庄环境整治”活动留影

几年来,黄陂区局把为仙台寺村脱贫脱困的事情摆在了心头,做到了实处。一个个项目下,是区局不曾间断的努力。尤其在疫情困难时期,黄陂区局仍不忘村湾老乡,组织人员进山运送物资。爱心投入搭建成桥,拉近了结对双方的距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也逐渐褪去了旧貌,成为了真正的山中“桃源”。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