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给脱贫攻坚工作添一把柴,加一把火,江夏区局党总支因地制宜,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搭建书香平台,探索智力扶贫新思路,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较好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平台明方向
一是抓班子。区局党总支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个人申请,组织把关,在党员干部中选派一名能力强、熟悉农业的副处级干部担任驻江夏区乌龙泉街勤劳村第一书记,并把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村支委。2018年,利用村支委换届的机会,驻勤劳村第一书记协助街道党委,将思想正,能力强,善管理的年轻党员推荐到党支部。选好排头兵,配强党支部,是保证政治立场不偏移,同心同德谋发展的根基。
二是找路子。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委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区局党总支和勤劳村党支部深度融合,共谋党建之计,同商发展之道。两支部拟立足农业,以书香扶贫致富为突破口,科技兴农,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引能人带项目回乡创业,建农副产品合作社,带一方农民奔致富之路。
三是结对子。江夏区局党支部37名党员和勤劳村40名党员结对子,把党建工作与书香扶贫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党员做到在党建理论上、农业科技上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二)推进平台聚活力
一是文化活动有场地。区局党总支和勤劳村党支部商议决定,由区局投资5万元,对村闲置100m2的房屋进行装修,添置1000册党的建设、农业科技等书籍,区局捐赠500册历史、文化、小说等书籍给文化活动室,建成村民读书、看报、培训和休闲的重要场所。
二是农技培训有平台。按照农作物种植季节和养殖业需要,每月邀请区、街农技中心农技师对村民进行水稻、瓜果、苗木和养鱼、养鸡等经济作物及畜牧业专业培训,或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作物栽培。全年安排水稻种植培训2次,柑橘种植培训3次,养鸡培训2次,养鱼培训3次,经济苗木培训4次,合作社以会代培3次,累计培训17次,共培训村民1000余人,通过培训,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激活造血功能。全村家家户户入社或依靠自身技能从事养殖业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仅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两项就为村民年人均增
三是主题党日有载体。在文化活动室,两支部党员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讲话,深刻理解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内涵。双方支部书记半年为党员讲党课、谈心得。党员在读书活动中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农业知识,增长才干。
(三)依托平台助发展
一是技能+多元经济。党支部组织开展书香乡村的读书学习活动,“深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村民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或流转土地从事水稻种植,或种植苗木林果,或养殖水产,一步一步走向脱贫,直奔富裕之路。
二是技能+合作社。村党支部牵线,把党员发动起来,把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社会化生产。引进了恒生源科技公司 ,流转土地400亩,建成5000平方的库房,专业生产水稻,实现产销一条龙,一批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组织建成养鸡合作社1个,养鱼合作社2个,与江夏区畜牧和水产公司签订产销合同,保障农户在任何时候能增收。
三是党员+技能+贫困户。勤劳村通过摸底调查,“四议两公开”,确定特困户17户,并依类划分,建档立卡,区烟草局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捐献资金3.6万余元。区局3名党员干部帮助胡顺武销售柑橘5000斤;驻村第一书记刘远林为帮扶贫困户谌余意捐资2000元,并通过雨露计划,每年补助其女儿5400元上中专,补助其儿子1250元上初中,为其患乳腺癌的妻子按政策办理医保托底,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二、工作成效
一是村级党组织得到加强。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书香乡村,实施科技扶贫职责,推动了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高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成了群众的主心骨,党员成了群众的先锋队。
二是村级经济得到带动。通过书香乡村计划,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批爱读书爱钻研的能人脱颖而出,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经济,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现在,勤劳村建成种植合作社4个,惠及村民212户,共800余人。2018年1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1.8万元,勤劳村村级积累由空壳村到每年收入20万余元,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一跃成为乌龙泉街32个行政村中的第3名。
书屋一角
三是村级基础建设得到改善。针对勤劳村级经济现状和基础设施薄弱,江夏区局党总支加大对村级经济投入。2015年以来,先后投入35万余元,资助勤劳村修建晒谷场1个,农产品储存库1 个。
三、工作启示
一是建强组织是关键。给钱给物,不如建强一个好支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基础战斗堡垒是关键,能落实各项扶贫责任,带动村民团结一心,发展乡村经济。企村组织结对抓党建能起到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推动农村脱贫致富。
二是资金投入是保障。由于村级基础薄弱,村级经济积累有限,乡村建设滞后,仅靠自身发展脱贫步伐缓慢,增加村级公共基础投资可以推进脱贫进度。通过企村结对帮扶,有针对性投入资金,加强村级基础建设,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智力扶贫是根本。推进脱贫致富不仅需要输血,更要激发造血功能。智力扶贫是有效的方法,营造书香乡村,引导村民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书籍成为脱贫致富的窗口,达到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的效果。只有这样,村民脱贫致富后,才能保持长效,防止复贫返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