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烟草

龙行波:做脱贫攻坚致富的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10:43 来源: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 龙行波,中共党员,现年55岁,目前是蔡甸区烟草公司客户服务部主任,2018年赴奓山街民生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同时兼顾新生村扶贫工作,目前民生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32人,新生村11户24人。两年来,该同志同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1.坚持政治至上,切实让扶贫紧盯正确方向。龙行波驻村以后,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路线政策,尤其是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其内涵,积极参加区组织举办的精准扶贫业务培训,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与领导沟通、同事交流、群众座谈等形式,完成了到村后的村情调研报告、年度工作计划、村集体建设规划等,从而迅速实现了从一名国企机关人员到村第一书记的转变。作为第一书记,龙行波深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和落实议事、学习、办事公开等多项制度,在党员发展、村级项目建设和低保评议等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步骤实施。认真准备每一次学习材料,精心制作每一堂会议课件,周密组织每一次议事会议。目前,民生村的党建工作特色明显,卓有成效。

2.坚持责任至上,扎实把扶贫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行波紧紧围绕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村集体建设发展,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和组织程序上报实施扶贫项目,认真审核每一个扶贫项目方案,全程参与每一个上报实施环节,做到项目有计划方案和公示招标,财务有预算监督和审计核算,确保项目质量和服务群众。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道路和饮水等问题,农田清淤,路灯亮化,新建垃圾池和垃圾桶等,让全村群众切实感受到村容村貌的新变化。

3.坚持民本至上,努力使扶贫贴近迫切诉求。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作为驻村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首要转变的就是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去适应从机关单位到基层的环境转变,做到人到心到,在思想、感情、行动上与群众打成一片,把村支两委当作自己的单位,把老百姓家作为自己的家,把父老乡亲作为自己的亲人,与困难群众多谈谈心,拉近与老百姓心与心的距离。但驻村并不是目的,而是要真正了解村情、民情,帮助村、户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紧紧围绕精准脱贫目标,摸清摸实村情民意,解决好“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三大问题;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掌握贫困群众脱贫需求,共同研究脱贫办法;要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实施扶贫政策,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比如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要和乡民政办沟通衔接,纳入最低社会保障范围,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如因灾因病等原因陷入暂时性贫困人口,要提供临时救助。

社保兜底,保障民生。任扶贫村第一书记以来,通过社保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58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1户49人,五保户7户9人),落实低保贫困户资金44.9万元,五保贫困户资金28.3万元、低保贫困户高校救助一次性生活补助资金0.35万元。结对帮扶,扶贫救困。按照结对帮扶全覆盖的要求,切实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结对帮扶人通过了解贫困家庭具体情况,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因地制宜、宣传引导,找问题、拿对策,逐户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目前已将贫困人口帮扶对策一一录入在册,动态管理,帮扶人结对帮扶资金累计达2.25万余元。医疗救助,病有所医。为确保贫困群众能够看得上病,实施了动态筛查、定期巡诊、长效便民“三大机制”。目前,扶贫村贫困人口建档率达到了100%,做到了“一户一卷、一人一案”,联系乡镇医院,定期对扶贫村450个村民免费开展健康体检、集中诊疗和后续回访,并按照慢性病、重大疾病、残疾人三类和病种属性、病情轻重、救治缓急等建立专门档案,贫困群众在蔡甸区内住院就医时,一律实行“先住院后结算”,从住院到出院,让帮扶群众不花一分钱,贫困群众医疗费用全额报销。结对帮扶,温暖行动。结对帮扶人员每月定期走访贫困户,及时掌握了解贫困户生活和工作情况,听取他们的需求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坚持每逢元旦、春节、国庆、中秋节必送去慰问物资

4.坚持效能至上,着力以扶贫赢得良好口碑。

产业发展,分秒必争。驻村期间,规划扶贫项目7个,总投资92万元,以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建设了通村道路和村民饮水等问题,重点在农田清淤,路灯亮化,新建垃圾池和垃圾桶等,其中,民生村农田耕路维修、通湾路灯和新生村机站进水渠清淤、修建村医务室和老人活动中心捐赠扶贫资金各6万元;为民生村和新生村维修改造村道捐赠扶贫资金30万元和50万元。发动全体员工通过网络、电视、书籍及其他渠道广泛收集致富项目和信息技术,并及时反馈给民生村、新生村村委会,同时帮助培养有文化、懂信息的信息员,为村民获取致富信息、致富技术和致富项目。

5.坚持服务至上,全力为扶贫提供坚强保障。

龙行波同志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一道,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积极为贫困户寻找再就业的机会。其中为贫困户张翠兰、高利华介绍打工单位,鼓励残疾贫困户刘昌成、廖启建修鞋和卖菜经营,自食其力。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龙行波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理疏导,开展了“拉一次家常、讲一次政策、帮一次家务、干一次农活、吃一次农家饭、扶一个产业、解一个难题、送一次温暖” 的“八个一”活动,融合了干部群众情感,培养贫困户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通过会议、标语及宣传单、新闻煤体、入户宣传等多种途径,强化宣传引领作用。重点宣传扶贫开发的重要性、脱贫致富典型和广大贫困户直接受益的扶持政策,使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信心,引导他们通过自身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切实解决“精神贫困”问题。

6、坚持廉洁至上,划上扶贫工作不能触碰的红线

入职以来,龙行波带领队友在工作中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通过与组织签订廉洁自律责任书向全体党员作公开承诺自觉接受党内和群众监督,使自己处于全方位、公开、透明的监督之下,驻村生活上严格遵守各级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纪律规定,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心中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和踏实做事的原则,自觉绷紧“红线”意识,做到干净做人,明白做事,问心无愧。

目前民生村、新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己于2018年全部脱贫,龙行波同志正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道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做细做实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