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和期待值也在不断增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局也将越来越多的工作内容与成果展现在公众面前,获得了社会各方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湖北省始终将缺陷产品召回作为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大召回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缺陷产品召回。
湖北省缺陷召回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经验分享?未来有哪些计划?为此,《产品安全与召回》记者采访了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院长吴斌。
召回缺陷消费品超830万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品类繁多,生产企业众多,消费品一旦出现缺陷,可能危及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
加强和完善产品安全监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市场经济高效运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作为后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消费品召回在改善产品质量,减少因产品缺陷而带来的安全伤害事故,维护公共安全、消费者权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吴斌告诉《产品安全与召回》记者,湖北省自2009年开展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1个年头。“多年来,湖北省始终将缺陷产品召回作为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大召回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缺陷产品召回。”
正因为如此,湖北省召回实践成果颇丰。截至2020年12月,湖北省累计实施召回113批次超过830万件缺陷消费品,采集各类缺陷线索信息逾万条。消费品召回领域逐步扩展到儿童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电子电器、日用纺织品和服装、文教体育用品、家用日用品等多个品类,有效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和公众安全。
830万件缺陷消费品被召回,体现的不仅是湖北省召回数量上的突破,也是其在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提升和进步。

召回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制度是治理之基。从《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到《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再到《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这些法规为我国消费品召回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国家引领下,湖北省在召回制度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先后制定了《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工作制度(试行)》《湖北省缺陷消费品专家风险评估工作规范》《湖北省缺陷消费品召回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等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吴斌表示。
2019年12月,湖北省出台全省首个召回管理工作的制度文件——《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加强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晰了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及召回技术机构的职能职责和召回管理工作流程,为湖北省召回管理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召回监管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2013年,湖北省省级召回技术机构——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经湖北省编办批准成立,行政挂靠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主要承担缺陷产品管理的事务性和技术支撑工作。
据吴斌介绍,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成立以来,职能职责不断完善,技术力量不断充实,召回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研究能力不断加强。截至2020年10月,累计形成制度规范4份、研究报告40余篇,先后完成“电吹风、童车等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分析”“湖北地区特定消费品产业情况及相关制度研究”“童车产业质量提升”等项目研究工作。
与此同时,外部技术资源也不断扩充。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组建了湖北省省级缺陷消费品召回专家库,通过专家征集的方式,将来自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领域的专家纳入专家库,定期组织专家培训和技术会商,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参与召回工作,提升召回工作的科学性,为召回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共筑召回生态,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湖北省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形式开展产品召回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吴斌指出。

湖北省建立并优化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信息平台,实时跟踪发布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召回信息、动态新闻等信息;探索立体化、系列化媒体宣传模式,精心制作童装、童车、童床、儿童餐椅、婴儿背带、儿童滑板车、玩具等系列婴童用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片和科普文章,在省内主流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投放,浏览量超过200万人次,取得良好反响;持续深入开展质量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广泛普及质量安全和缺陷产品召回知识,提升消费者对缺陷产品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扩大召回工作影响力。
召回一种产品 提升一个产业
召回作为批量处理系统性产品缺陷的后市场监管措施,在筑牢保护人身和公共安全重要屏障的同时,也能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进,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始终认为,召回是手段,而非目的。很多召回案例反映出生产者对产品标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的不足,产品质量管控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湖北省秉持‘召回一类产品,提升一个产业’的理念,将缺陷产品召回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产品召回,倒逼生产者完善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推动产品品质提档升级。”
2018年,湖北省结合汉川市童车产品召回状况,选取童车产业为重点质量提升行业,充分发挥专家资源,开展召回后续质量技术服务,对行业性、通用性特征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因地制宜给出意见建议,不仅解决了企业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难题,也为汉川童车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引入了先进的质量技术以及质量管理经验,有效提升了汉川童车产业的整体绩效。

今年以来,助推荆州婴童装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工作,结合缺陷召回工作中发现的童装产品突出问题,整合外部优势资源,为企业解决制约其质量提升的难题,助力荆州婴童装产业质量稳步提升。

打破地域限制 跨区域联动
消费品召回涉及缺陷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缺陷调查与判定、企业召回备案以及召回效果评估等一系列环节。如果缺陷信息缺乏整合与互通,将无法为缺陷调查提供有效支撑。在吴斌看来,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打破地域限制,跨区域联动。
早在2015年,湖北省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当时,武汉一名消费者在驾驶某品牌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没有进行制动操作下,整车急停,被惯性抛出约2米,手和胸部出现轻微淤血擦伤。经过检查发现,该车前挡泥板与前架的连接方式为螺丝铆钉连接。仅靠螺丝和丝扣的连接力连接,无防松措施。如果挡泥板松脱,会造成行驶中电动自行车前轮抱死,可能导致骑乘人员摔伤。
针对上述问题,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立即与消费者联系,对该品牌电动自行车部分专卖店进行现场走访、调查,第一时间将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送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并与生产者属地江苏省开展联合调查,最终认定该产品的安全设计存在缺陷。
这是湖北省首次针对消费品开展跨省合作缺陷调查,此次缺陷调查工作推动生产者召回了180辆缺陷电动车,该企业也成为国内首家实施电动自行车召回的企业。开展消费品召回管理跨省合作有利于打通信息壁垒,实现缺陷信息交流共享,也有利于加强区域联动,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缺陷调查,进而推进缺陷消费品召回。
新规实施带来新气象
2020年起,《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实施带来了新气象。”吴斌告诉《产品安全与召回》记者。
具体来看:
一是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召回管理工作体系。
2018年以来,湖北省每年针对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一次召回管理工作专题培训,解读了召回管理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关键点,发放《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手册》,逐步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召回管理工作模式。《规定》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湖北省市县三级召回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当前,湖北省已建立了省市场监管局主导、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技术支撑、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召回管理工作体系。

二是建立了缺陷线索信息定期采集报送工作机制。
《规定》实施以来,湖北省进一步拓宽了缺陷线索信息采集范围,当前信息采集已涵盖国内外召回、监督抽查、网络舆情、投诉举报、综合执法、伤害监测、风险监测等8个类别,采集范围已覆盖全省。建立了湖北省缺陷信息采集报送工作机制,成立了消费品缺陷信息报送联络工作组,做到缺陷线索信息实时采集、每月报送,目前已通过信息采集报送工作机制采集各类缺陷线索信息3000余条。信息处理流程进一步规范,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定期对收集到的缺陷线索信息开展技术会商,初步确定风险点,通过消费者回访、专家风险研判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核实与研判。
三是消费品伤害监测工作初见成效。
湖北省在3个地区9家医院布局产品伤害监测试点,广泛收集消费品伤害案例,广织质量安全信息收集网络。当前,已采集到产品伤害数据400多例,形成《湖北省产品伤害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持续发力 深化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
十年一程。湖北省消费品召回工作已然走在第二个十年征途上。
“对湖北而言,要继续在召回管理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方面持续发力,深化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以缺陷消费品召回倒逼产品、产业质量提升,以维护公共安全、公众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吴斌指出。
一要继续深化省市县三级召回管理工作体系。探索在市一级建立省级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分中心,搭建多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探索推进缺陷产品召回工作全链条监管体系建设,组建召回工作协调小组。
二要继续完善召回管理工作制度。制定召回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编制产品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规范产品风险信息处置与专家技术会商等工作程序,出台规范性文件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追溯机制,建立零售商档案,提高缺陷产品召回效果,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要加强召回技术能力建设。优化“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信息平台,进一步畅通消费者缺陷信息报送渠道,拓展湖北省伤害信息监测工作,扩大缺陷专家库覆盖面,加强风险研判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建设。
四要加强召回工作宣传力度。加大对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开设工作专栏、建设缺陷产品科普展示馆和教育基地、专题培训、多部门联合推广、媒体合作等方式,及时向公众普及召回与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召回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营造更友好的召回工作氛围。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当前消费品召回“总局统一管理,地方分级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以湖北省为代表的地方监管部门以扎实的工作实现了“消除缺陷产品,提升产品质量,筑牢产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未来,随着《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各地监管部门的持续探索和创新,消费品召回必将迎来新局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